黄巾军是如何灭亡的?

2025-04-07 05:09: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东汉王朝为了确保京城洛阳的安全,首先进攻颍川黄巾。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因缺乏作战经验,依草结营,被皇甫嵩乘夜纵火偷袭,曹操、朱儁又协同进攻,使数万起义农民惨遭屠杀。陈国、汝南和东郡的黄巾军也相继失败。之后朱儁领兵进攻南阳黄巾军。

双方争夺宛城,战斗十分激烈,黄巾军三次失而复得,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但由于未能主动出击,丧失许多有利战机,加以首领韩忠动摇,使宛城终于失守。突围的黄巾军向精山(今河南南阳北)转移,被官军追击,大部牺牲。

冀州黄巾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当年十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三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五万多人壮烈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张宝也随即兵败于下曲阳而阵亡,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害。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黄巾起义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从灵帝中平元年到献帝建安中叶,持续进行了二十多年的英勇斗争。黄巾起义事先经过长期准备,组织比较严密。

它公开宣布要推翻东汉王朝,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显著的进步。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他们先后都被残酷镇压。黄巾余将也对后来的三国发展有很大助力,并促进了群雄割锯的局面。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巾军

回答2:

中国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有冀州巨鹿(今河北宁晋县西南)人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信奉黄老,通法术,会咒语,创建“太平道”,奉持《太平经》;广为布施,十多年间,徒众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兑、豫八大州,包括了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分,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三。张角的信徒太多,势力大大,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

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政治口号,相约教众头绑黄巾,预定于三月五日兴兵作反。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诛连千余人。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甲子年二月)发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起初黄巾军势如破竹,威震京师,但后继无力。被皇甫嵩、朱隽、卢植等官兵击破,后朝廷撤换卢植,以东中郎将董卓代替。八个月后,张角病死,张梁、张宝相继战死,以张角兄弟为主的黄巾主力就瓦解了。

但黄巾贼的后续兵力却如滚雪球般增加,如张飞燕(张燕、褚飞燕)部众超过一百万,这是官逼民反的后果。为了镇压平乱,汉王室不得不借重地方势力。朝廷急召各地义勇军平定黄巾之乱,初平三年(192),曹操自任兖州牧,平定青州黄巾军,收三十万黄巾军,编为“青州兵”。其它如孙坚、刘备、关羽、张飞……等名将都在当时发挥一定的战力。黄巾民变是促使东汉解体的导火线,东汉政权从此一蹶不振。黄巾之乱平定后,平乱有功者得到不少政治资本,甚或拥兵自重,中国从此进入逐鹿中原,群雄争霸的时代。

回答3:

张角是病死的,张梁在广宗(现河北威县)战死,张宝在下曲阳(现河北晋县西)战死;之后的余部断断续续在二十多年后彻底失败的。

回答4:

你历史没学啊
各个地方势力不段发展,以曹操为首,最后地方势力联合镇压了黄巾起义.

回答5:

有的被曹操等官僚消灭有的被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