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一中 何 奕 一是打造高效课堂,还课堂于学生。经过实践与摸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已逐渐领会了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等方面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还应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力争还课堂于学生,让他们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由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不可能完全放开手脚,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使得课堂气氛看似比以前活跃了,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是真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个人演示、你争我论、共同总结,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样才能更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回首以往课堂教学效果太低的原因,是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讲课的依赖,被动的学习方法,偶尔的学生互动也成了形式上的作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因此,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将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互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而只是有新的想法,但没有真正去实践,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真正将学生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行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二是课堂教学需破解许多难题。关于教学难题,笔者注意到,一方面是因为新课改中课程目标高而课时少,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点困惑,如何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事情;一方面学生课堂互动环节中讨论与交流很难控制,不但要控制讨论题的深度和难度,还要控制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控制好时间,否则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此外,教师经常还会遇到诸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把握难度与广度、如何提高和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等等。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教师就要不断研究学生实际和课堂实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反思与总结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问的研究者、反思者,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但要专业知识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新形式下,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能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及时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与调整,阅读相关的书籍、组内听课活动,交流与讨论,对个人和集体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思想,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教师要认真执行改革方案,改变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并努力朝着研究型、复合型的教育者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