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集团 总资产80.24亿元,净资产40.24亿元,营业收入32.08亿元,利润12.22亿元。 “2005年是TOM集团进行整合的一年。”TOM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汤美娟如是说。在谈到集团的全年业绩时,汤美娟认为“很兴奋”。 TOM集团2005年收入增长20%,达到31亿零500万港币。在TOM集团的互联网、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及电视娱乐五大支柱产业中,除体育事业集团外,旗下各事业集团的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互联网在集团收入组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4%,而TOM在线占互联网总收入的98%。2005年,TOM集团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是电视娱乐业,增长幅度为146%,达港币7900万元,2004年这一部分收入为3200万元港币。 虽然2005年上半年TOM集团旗下的体育事业集团因故受到影响,2005年全年收入下跌了29%,但TOM集团多元化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势此时凸显出来,不仅依然实现了全年盈利目标,而且利润大幅上升。TOM集团的这种跨媒体经营优势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TOM集团发布的公告称,集团的互联网事业将进一步与来自电视媒体、广播电台及印刷媒体组成跨媒体联盟,以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借着推广“玩乐吧”网络音乐品牌,利用其门户及移动内容分销服务增加收入。 3.星美联合 总资产25.2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亏损。 2005年,星美传媒在影视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其投资的影片 《青红》先是在法国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继而在全国院线票房飘红。不仅如此,该片还成为星美传媒集团试水手机影视业的第一部作品。而由星美传媒投资的首部国产歌舞大片《如果爱》在放映1个月后,票房即达到3000万元。在电视剧方面,由星美传媒投资的20集亲情电视剧《搭错车》,掀起全国收视高潮;而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联合制作的西藏自治区40周年献礼剧《格达活佛》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5年,星美的一个大手笔是大幅度整合其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8月30日,星美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更名为“星美联合”。就此,原上市公司长丰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由过去单一的网络接入及增值电信运营商,重组为集电信和传媒为一体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运营商。星美传媒宣称还将会把其控股公司星美传媒和星美数字(原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星美联合。由此,星美联合将有望能够在网络覆盖与内容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星美传媒利用自己在影视内容行业中快速成长所取得的龙头地位以及带来的现金流,重组长丰通信,可以有效地支持长丰通信,进而改变其单一宽带接入业务的现状,转向增值服务等新兴盈利模式。 4.财讯传媒 总资产3.14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3500万元。 财讯传媒近日宣布,与美国出版巨企Ziff Davis Media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计算机杂志《PC Magazine》。《PC Magazine》是美国头号信息科技杂志之一。 财讯传媒将充分利用其项目管理能力来设立“试验所”,让编辑和分析员试用和评论信息科技产品。最值得高兴的,是合营公司打算制造相关网上产品,意味公司有可能进军急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对财讯传媒意义重大,这是公司首次取得外国杂志的中国出版权。 2005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纯利劲升58%,达到1500万元,远超过平面广告行业8%的增长。其中,《财经》占财讯传媒广告收入的33.7%,同比增长15.4%,平均广告价格增长达双位数字。财讯传媒公司主席王波明指出,国内1年1,300亿元的广告市场,杂志仅占3%,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财讯传媒公司要走出财经,进入消费领域,但仍然坚持只做杂志,据悉,财讯公司还将在2006年推出其它外国杂志。 财讯旗下和讯网的人事变动颇为引人关注。2005年11月16日,已经担任和讯网CEO一职2年的谢文正式辞职。立足财经、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公司定位使和讯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2005年,随着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和博客服务的兴起,和讯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个人门户”被提上了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博客服务引入Web 2.0模式,期待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