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是秦历七代国君的努力的结果。而后来王朝,都是开国皇帝有生之年就完成的,为什么?

2025-04-24 03:52:5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时期。

公元前259年,即周赧王五十六年,中国战国时期。秦历正月,秦始皇出生于赵国国都邯郸。继秦赵长平之战后,发生了邯郸之战。赵国联合魏、楚在邯郸大败秦军。
嬴姓赵氏,名政,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引述《世本》称其为赵政,但此说有很大争议。后世俗称嬴政或秦王政,亦被某些文学作品称为“祖龙”。自称“始皇帝”,是中国战国末期秦国君主。他在13岁即位,先后铲除嫪毐与吕不韦,重用李斯、尉缭,39岁时统一六国建立秦朝,50岁出巡时驾崩。
赵姬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公元前259年)生下一名男婴,取名“政”,亦即是后来的秦始皇。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至平原津(今德州平原县南六十里有张公故城,城东有水津)而病,秦始皇不愿意听到“死”,所以群臣莫敢言死事。8月28日行至沙丘(沙丘台在邢州平乡县东北二十里)病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中国的秦朝大一统时期。公元前210年,赵高、李斯假传遗诏,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出生于赵国,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帝叫赵政)。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雄才大略的划时代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也是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第一人。他一生并天下、称皇帝、废分封、置郡县、征百越、逐匈奴、修长城、通沟渠、销兵器、迁富豪、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对于中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对于中国版图之确立、对于中国民族之传承,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对后世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誉之者称其为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毁之者则称其为专制独裁的“一代暴君”。

回答2:

秦朝时,中国分裂成为了七个国家,要把七个独立的国家统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强大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诸多的准备,因此需要好几代国君的努力。而后来的王朝,他们仅仅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取而代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因此可以在有生之年就可以办到的。

回答3:

谁这么说的,也有很多开国皇帝粘了祖先的光最后建国的,最简单的例子晋朝的时候司马懿和司马昭也没完成大业啊还是孙子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元朝的铁木真也没一同天下还不是孙子忽必烈建立的王朝,秦国唯一的特别就是战国七雄在建国之前都是在当地根基很深的大诸侯而之前秦国弱小也没让人灭了最后一代一代的连改革带侵略建立了秦朝,其实秦朝说什么首次统一歌功颂德的成分比较高因为之前的周王朝经历了近800年的和平时期地方诸侯比周王朝国君更能控制地方已经有点欧洲那感觉了,最后各国没像欧洲那样相互联姻而是战败国送人质给战胜国所以没沾亲带故打起来毫不手软。

回答4:

因为当时战国时代,中原各地区的人民还没有“汉族”的观念。他们都自称“楚人‘ ”秦人“,其他地区的人只是外族、外国。所以统一起来阻力较大,加上各国实力相差不大,互相牵制。如果有一国独强就会被其他国家围攻,所以秦用了很多手段计谋才统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