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关于大脑左右半球分工的研究对教育这有什么启示

2025-04-13 01:13: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的大脑,从整体上看可分为左右两半球,众多实验已肯定地证实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存在着不对称。一般认为,左脑善用语言和逻辑分析,擅长抽象思维和计算,是雄辩家,科学家;而右脑则为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沉默寡言,不擅言辞,对艺术、音乐有天分,具有创造性,有很好的空间感。左脑总是在求同,而右脑则总是在求异。    虽然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不对称,但由于左右半球间存在有胼胝体,通过脐胝体,左右半球可互相传递信息,从而实现左右半球功能的协调,在面对具体事物或行动时,就可以决定由哪一侧半球起主导作用,而另一侧半球则起协助作用。同时,也正是由于胼胝体存在,使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对称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从医学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胼胝体的病变,使左右半球不能正常地相互交流信息,也就不能正常地协调左右半球的功能。    20世纪50年代,Sperry等人曾率先利用裂脑病人来研究左右半球的功能。裂脑,就是切断连接左右两半球的胼胝体。最初,裂脑主要是为了防止重症癫痴病人从一侧半球向另一侧半球扩散而做的手术。裂脑病人手术后,癫痈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也大大缓解,更重要的是裂脑病人的行为看上去也与常人无异,能够正常而独立的生活。为此,Sporry等人设计了一些实验,称为裂脑实验,来验证切断胼胝体是否确实对大脑功能没有影响。裂脑实验揭示,在很多情况下,裂脑病人确实与常人一样,拥有正常的视觉、触觉、知觉、判断、运动等功能。sporry等人对此的解释是:虽然连接左右半球的脐肌体被切断了,但左右半球各自的脑功能依然存在,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各自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这是不是意味着联系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并不是很重要呢?      裂脑实验又进一步证实:裂脑病人实质上与正常人还是有差别的,其左右半球的功能虽依然存在,但两者是不协调的。很典型的实验就是:把“B”和“R”两个字母分别呈现在裂脑病人的左、右视野中。“B”字母刺激右半球,“R”字母刺激左半球。此时,如果要求病人口头回答,病人总是说他只看到了“R”;如果要求病人用左手通过触觉在一组字母模型中找出他看到的字母,病人找出的是“B”,但如果同时要求病人口头确认他左手所选择的字母模型时,他会坚持说他选择的是“R”。这说明,裂脑病人虽然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依然存在,但由于联系左右半球的胼胝体的切断,而使两半球的功能不能得以正常协调,必然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之所以裂脑病人在一些情况下与常人没有区别,可能的原因是胼胝体虽然是联系左右半球的最主要通道,但绝不是唯一通道,切断胼胝体后,其他通道依然可以联系左右半球,从而协调部分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但胼胝体毕竟是主要通道,切断后,大脑左右半球的一些复杂、高级的脑功能就必然会失调。    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不仅仅出现于裂脑病人,一些6一12岁儿童往往也会有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协渊。其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儿童联系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尚未发育完全,还不能快速、完善地联系左右半球。儿童到五、六岁时,其胼胝体的神经纤维鞘才发育完全,大概到12岁时,胝胼体才能发育成与成人相似。这类儿童的左右脑功能失调仅仅是因为胼胝体还未发育完全,因此,  12岁后随着胼胝体的逐步发育完全,左右脑功能失调会逐步得以缓解。    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另一主要原因是由当前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致。    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父母称赞某一小孩,说他是“神重”,小小年纪(当然,还未上学),却已能认识好多汉字,或已能进行数学运算,或已经会初步使用电脑,或已经能够讲一口较流利的英语,等等。殊不知,这些仅仅是在促进该小孩大脑左半球的发育,而同时必将抑制右半球的发育,最终对该小孩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协调发展有害而元益。此外,小孩学习完全是靠机械记忆,故只凭以上诸点而判断某一小孩是否聪明、是否是“神重”是不科学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曾形成过“早期教育热”,父母让幼儿提前学习字母、计算机等现象屡见不鲜。可结果发现,这种提前开始的知识技能训练只对小孩初期的学习成绩产生有利影响,在三年级后,这种影响开始减弱,到中学阶段已表现不出任何迹象。其研究表明,早期或提前开始的读、写、算等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无论是短期效果还是长期效果都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在中国,还未有人对此进行过研究。我认为,各国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国外的研究结果未必也适用于中国小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早期不合理、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小孩是有害而无益的。过早地让小孩学习英语、使用电脑,这必将会促进大脑左半球的优先发育,同时也必将抑制右半球的正常发育,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学校里科学知识教育与艺术教育严重分离,这种现象短期还很难解决。没有艺术教育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只能够促进大脑左半球的发育,而不利于右半球的发育,其结果也将会导致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        因此,在中国,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尽快实行科学而合理的早期教育,尤其是早期的艺术、伦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已经有人研究出有利于中国儿重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协调发展的科学的早期汉字教育。汉字与英语字母不一样,汉字既有音也有形,正确的汉字教育将同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发育,从而可达到左右半球功能的协调。至于其他科学的有利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协调发展的早期艺术,伦理等方面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顺便提一下,在儿童中,比较容易出现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的是左利手儿童。左利手,俗称左撇子,简单地可理解为左手用得多,而右手用得少。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各种用品、各种行为方式均以右手为主。因此,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小孩是左利手时,会强迫其改用右手。这可能会对该小孩极其有害,将会造成大脑左半球负担过重,而右半球功能混乱,使得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进而阻碍小孩智力的发展。    要判断一个小孩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是否失调,请参加我们制走的(左右脑功能倾向测试表)的测试。根据小孩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是否协调。    面对小孩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失调,对策主要有:    若为胝胼体尚未发育完全导致,且医学检查胝胼体没有病变,可不急于采取措施来促进大脑服姘体的发育。这是因为胝胼体发展缓慢,大脑左右半球分化就比较完全,而这将有利于大脑,尤其是右脑的发育,大脑为此也将会拥有更多的高级功能,爱因斯但的大脑肠脐体发展就比较缓慢。    此外,  1982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专家德·拉可斯一尤塔敏森和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拉夫·赫路威在权威性杂志(科学)上撰文。报道他们的一项重大发现,即“女性胝胼体压部呈球状,与体部相比,显著增宽。相反,男性胝胼体压部大致是圆柱形,其宽度与体部相差元几。”这一发现引起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女子胝胼体压部较大,可能意味着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比男子多,进而可假设由于女子两侧半球连接较紧密,因而较少专门化,这可说明为什么女子在从事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及立体视觉等活动时成绩不如男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大脑左右半球较少分化不一定会使任何一侧大脑半球的功能降低。因此,早期采取措施来训练左右半球,以促进胝胼体的发育,而加强左右半球的交流,其远期是否有实用价值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若为当前不合理的家窿教育和学校教育所致,其将有利于左半球的优先发育,而不利于右半球的发育,左半球发育了又将抑制右半球的发育,最终使得左右半球功能失调。此时,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协调左右半球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较为合理的措施有:科学的汉字教育(具体做法请参阅“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网”)。另外,让小孩听音乐、学音乐,或对其进行音乐训练也是比较合理的。小孩在参加音乐游戏或舞蹈时,手、脚的运动及身体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的变化可很好地发展小孩的空间方位感;小孩在进行有节奏的身体运动时,通过学习各种动作,可使大脑右半球困经常活动而得到发展;让小孩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可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至于更多、更科学的措施还有待于更多的志士仁人来探讨。研究、开发,其关键是要培养小孩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