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在国家大地测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大地原点的设想,并对于选点提出了六个要求,国测第一大地测量队承担起了选点任务。1975年11月成立了以王育城为组长的“设计勘选组”,具体负责选点。
从1975年到1978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测一大队用了3年时间,承建并完成了大地原点的选址、建设和布测。根据国家测绘局的指示,大地原点选址要适合中国国情,地基稳定,远离市区,交通方便。要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并不容易。
国测一大队接受任务后,搜集分析了大量资料,组织专家对全国可能设置原点的地方进行了初步筛选,并根据“原点”的要求,对武汉、广元、西安等多个城市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测量等因素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把选点范围缩小到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宝鸡至华阴和铜川一带。
高级工程师薛璋参加了大地原点的选址和确定标高的任务。时值严冬,他和同事们冒着严寒实地考察,把设置原点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了泾阳县和西安市阎良区。在最后攻坚阶段,他和几名同事蹬着自行车,奔走于各个地质队,收集这些地方的地质和地震资料,并实地察看、调查,最后在泾阳县的永乐镇北流村境内发现了一个高约8米,占地10亩左右的大平台。经过钻探和地质、地震资料的分析,认定这里是设置大地原点的理想地方。
1976年1月8日,薛璋带着选址方案赶往北京,国家测绘局一致同意了这个大地原点的选址方案。
具体位置为: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海拔417.20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于1977年由国家测绘局投资建设,1978年建成交付使用。
大地原点是人为界定的一个点,以此为原点,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独立的坐标系,这就是著名的“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80系”。
大地原点设在泾阳县永乐镇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选点报告》中作了这样的解释:“为了使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向各方面均匀推算,原点最好在中国大陆的中部。”
陕西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地处中国领土的中部,这里距中国边界正北为880公里,距正东1000公里,距正南1750公里,距正西2930公里。同时,这里的地理环境也比较理想:
一、地质构造稳定;
二、地下物质稳定;
三、四面通透,没有大的遮挡物,便于观测;
四、距离西安近,交通便利,方便测绘工作者前往开展工作。
从地质结构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位于八百里秦川关中腹地,地下都是淤积的黄土,所以比较稳固。此外,大地原点所处的地方没有矿藏资源,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大的水灾,因此,由人为挖掘和水灾对其构成威胁的可能性不大,把大地原点设在这里基本上是安全稳定的。兰州地形比较狭窄,武汉则因为有长江,当时有水害,郑州地理位置偏东,从这些方面考虑,就放弃了在这些地方建设大地原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建成后,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中国西汉时期长达1000多公里的超长基线就从此处经过。2000多年前测定的建筑基线与建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基本一致,相差也就2秒经度(60米)的距离。这一古今测量史上的巧合,令考古及测绘界感慨不已。
大地原点建成于1978年12月,建成后的16年间,都以泾阳“3261”信箱或“3261工程”代称,因为3261在电码中代表“测”字,直到1994年大地原点才对外公开,公众可以进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