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些人,常常以为用比较重的语气,严厉的态度,会引起别人的重视。而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对于别人,尤其是自己的最爱的子女,何不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允许,可能比那絮絮叨叨的责备更有作用。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大多数父母都寄予孩子太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到达自己没有到达的高度。往往父母用大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非得拿最优秀的孩子与自家孩子比较,这些父母心中的落差感与失败感转移到孩子的身上。结果就是孩子在这些父母眼中一无是处。
狠铁不成钢的市俗心理作怪。
父母不断的打击.辱骂.攻击子女,极少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当子女妥协的时候,内心便产生病态的愉悦和莫名的虚拟安全感,这便是回避依恋型人格障碍!而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个特别扭曲的意识:亲近的人之间天然就应该互相抬杠和挑刺的交流模式,他们从来没有学会过怎样的表达感情和需求,或者说直白的表达从来得到的都是否定反馈,长此以往,儿童会倾向于觉得直白表达感情可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甚至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延续回避依恋型人格障碍。
希望孩子能跟聪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