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 :【lá 】lá
部 首 : 日
笔 画 : 6
五 行 : 火
五 笔: JVB
旮旯
gālá
[corner;nook] [方]∶角落。如:墙旮旯
[out-of-the-way place]∶狭窄、偏僻、隐蔽靠边的地方
从山旮旯来的孩子
又如:背旮旯
[lá] 旯 旯,拼音lá,〔旮~〕见“旮”。
旮~见“旮”。
旮旮旯旯儿 找遍了旮旮旯旯儿也没有找到丢失的东西。 旮旯 从山旮旯来的孩子 又如:背旮旯 旮旯儿 每一个旮旯儿都打扫干净了 解扣松裙,在炕旮旯里换上。――《儿女英雄传》 炕旮旯儿
汉语拼音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文字含义:
文字和语言等其他工具一样,都是交流信息的工具,同时蕴含一定意义与审美价值,有渊源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