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学说话时环境因素影响很重要,要是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孩子也会受影响。建议多和宝宝说标准的普通话,有必要的话可换一家幼儿园。普通话是因为国家的推广而变得重要,而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方言也是人类的语种。因此,这并不意味着在家里就要坚决禁止说方言,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曾观察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幼儿园里能和老师、小朋友自如地用普通话交流,在家里能用本地方言和父母交流,和外婆交流则自动转换到老家的方言。她不仅能在这三种语言之间灵活自如地转换,而且她还经常学外婆说老家的方言,把这种学说方言当做一种好玩的游戏。这个宝宝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音意识,对自己或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喜欢发音游戏。家里不同的方言并没有阻碍其普通话的发展。所以,并不是一定要禁止在家里说方言,关键是把握好时机。假如在家里全部禁止说方言,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只能说一种语言——普通话,而多民族多地区的方言就将全部丧失殆尽。学普通话的关键时刻,为宝宝创设普通话氛围 在宝宝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时刻,方言环境会对他形成一定的干扰。 宝宝学会普通话后,可学方言 假如宝宝已经学会了说普通话,而且普通话表达能力比较稳定了,你偶尔说说方言也是可以的。宝宝超强的模仿能力,说不定在不经意之间还把你的方言学会了呢!
3~6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平时坚持让宝宝参与发言,坚持多听、多读、多说的原则。积极创造各种游戏活动,多给宝宝练习说普通话的机会, 如讲故事、念儿歌,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等,及时纠正、辅导宝宝发音。宝宝受年龄的限制,对字、词发音的准确度较差,如果还受一些方言的干扰,前后鼻音容易 发错。另外,绕口令、词语接龙、以字连词的方法,也能帮助宝宝发音。比如,给宝宝讲《小兔子乖乖》故事,你可以采取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宝宝模拟小兔子的语 言,在游戏中学习普通话。
家庭语言环境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宝宝与主要抚养者的交流是影响他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请尽量克服各种障碍,为宝宝提 供一个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吧。你要规范自己的语言,保证词语的正确发音,遇到语音不能确定的字、词,及时查字典进行纠正,以确保在宝宝面前能较正确地发音。有些妈妈尤其是祖辈总有这样的顾虑:“我们的普通话不标准,说起来别别扭扭的,自己听得都怪不舒服的,还会妨碍宝宝的普通话学习,还不如干脆就说 方言呢。”其实,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你不能因为普通话水平较差就放弃在家和宝宝说普通话。要知道,即使是带有方言腔的普通话也比纯粹用方言与宝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