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建筑风格看中西文化之异同
北京故宫
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融入、体现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竖宏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
理念与幻想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了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了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而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则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因此,可以认为,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实”上,而中国建筑的幻想性则主要体现在“空”上。
模仿与写意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古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建筑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欧洲人较为重视形式逻辑,讲求逼真,依仗论证,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在建筑的艺术构思与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对称、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中余局册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部事物的领悟、感受和把握,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出这种心智的领悟和内心的感受,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它是一种抽象美的概括与感悟,是某种有形实景与它所象征的无限虚景的结合或者融汇,所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意境。中国人也讲究逼真、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且腊伍形似逊于神似。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顶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极富唐代画家张文通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心理感染力。
礼乐与逻辑
礼乐的概念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乐记》,即美与善、艺术和典章、情感与理性、心理和伦理的密切关系。礼是社会的伦理标准,乐是社会的情感标准,“礼乐相济”或礼乐密切配合就是中国理性精神的表现形态。可以说,中国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理性(礼)基础上所散发出的浪漫情调(乐),它所体现与蕴涵的是中国建筑的某种“诗意”美。这一点与中国人在行为方式上的“思方行圆”的处事方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文化比较注重逻辑与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等。所有这些特性,在欧洲人的建筑理论中都有所提及或有较多的阐述,在其建筑实体中也有较多的表现。
封闭与开放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某种内向、封闭甚至“一劳永逸”的苟安思想倾向,乃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中国是一个‘秦砖汉瓦’的围墙的世界”……西方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比如,始建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其占地220亩的后花园与两旁对称且裁剪整齐的树木、一个接一个的水池群雕相即相融,一直伸向远方的城市森林……中国一些较大的宅院或府第,一般都把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用建筑和院墙加以围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错落……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对内平和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某种单纯防守性、自我封闭性、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和体现。
保守与进取
中国人营造的园林或偏爱的自然胜景等,一般都清高隐逸,或避世脱俗,反映了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悠远情谊和守土重农的田园意识。在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设置、功能划分等方面,则比较注重别人与自我的“安其居,互不相犯”的内在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倾于保守、防范、协和相安的心理需要,也似乎与“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品性修养之取向同出一辙。欧洲大陆的规则式园林无论在布局、构图及意境等多方面,都给人以眼界开阔、构思宏伟、手法复杂、情调浪漫之感;而其几何式园林则体现了天人对立、人定胜天、天人相分的思维习惯与精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进取、外求的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
群体与个体
中国建筑尤其是院落式建筑注重群体组合,“院”一般是组合体的基本单位,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较为强调群体而抑制甚至扼制个性发展的反映,或与之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从地面上层层展开,在时间中呈现她的音韵,每一片青一色的灰色屋顶下,安住着一个温暖的家。若在雨中观景,一派“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的意境更显得格外幽远与深长,耐人寻味。而西方的单体建筑则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认为个体突出才是不朽与传世之作。像法国巴黎的万神庙、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萨斜塔,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等等,都是这一哲学思想或文化理念的典型表现。这些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能给人以突出、激越、向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静态与动态
中国园林里的水池、河渠等,一般都呈现某种婉约、纤丽之态,微波弱澜之势。其布局较为注重虚、实结合,情致较为强调动、静分离且静多而动少。这种构思和格局较为适于塑造宽松与疏朗、宁静与幽雅的环境空间,有利于凸现清逸与自然、变换与协调、寄情于景的人文气质,表达“情与景会,意与象通”的意境。宛如中国的山水画,一般都留有些许的“空白”,以所谓的“知白守黑”达到出韵味、显灵气、现意蕴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西方园林中的喷泉、瀑布、流泉等,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能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涌之势。这一点犹如中国人发明了气功(静态),而西方人发展了竞技体育(动态)一样,其间的异同与意趣,既令人困惑,又十分的耐人寻味。
含蓄与外露
中国较为强调曲线与含蓄美,即“寓言假物,不取直白”。园林的布局、立意、选景等,皆强调虚实结合,文质相辅。或追求自然情致,或钟情田园山水,或曲意寄情托志。工于“借景”以达到含蓄、奥妙,姿态横生;巧用“曲线”以使自然、环境、园林在个性与整体上互为协调、适宁和恬、相得益彰而宛若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手法,近似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比兴”或“隐秀”,重词外之情、言外之意。看似漫不经心、行云流水,实则裁夺奇崛、缜密圆融而意蕴深远。西方则以平直、外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美,比如开阔平坦的大草坪、巨大的露天运动场、雄伟壮丽的高层建筑等等,皆强调轴线和几何图形的分析性,平直、开阔、外露等无疑都是深蕴其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建筑的象征性、暗示性、含蓄性等有着不同的美学理念。
承袭与创新
中国对形式美和工程技术的把握常凭直觉与经验,较为注重技能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在建筑理论、建筑知识的教习上,一般采取师徒承袭或者口传心授的方式。在建筑技能或营造技法的传递线路上,以师徒相授或父子相传为主,若无后继或后学,则往往人亡而艺绝。在建筑技能、技法的运用上,一般沿袭多于创新。在建筑式样的选择上,也往往是模仿大于超越。在建筑理论上,注重对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心得的记述,缺乏详尽的总结梳理和理论建树。相对而言,西方则从几何分析入手,强调建筑数据的严格与精确,较为重视建筑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倡导并积极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与流派,建筑教育则采取系统的、理性化的方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中西医在从业方式、药理运作、术业传授等方面的分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又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从建筑风格上看,约公元前后东汉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引进了印度塔的形式创造了中国塔。唐代以后,伊斯兰教从中东传入,引进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创造了中国的清真寺建筑群样式。在18世纪清乾隆时期,引进了意大利式的花园建于北京的圆明园内,等等。应该说,中国是相当注意引进、吸收外来优秀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的。
总之,城市、园林、建筑等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要素。重视文化传统,探求民族特色,激活本国特殊的文化价值等,已成为国际性建筑思潮之一,建筑风格进入了“各显神通”的时代,人文追求成为建筑新的价值衡量尺度。通过比较中西建筑文化的若干差异,可以看到中西建筑风格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现韵味。由此,要产生具有中国气派与文化底蕴、历史精神与民族风貌的城市、园林和建筑,就必须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把民族的、时代的、文化的、发展的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和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西方建筑文化:比较;差异
[中圈分类号]G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001o(2001)04 0064 02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事实上成为了文化表
象的外在载体,只有从文化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才能真正理解建筑形式的根本动因。正如M ·海德
格尔所言:。这种关于建筑的思考,并非要去揭示建
筑学的观念,也并非只是绐出建筑的规则。这种思考
的尝试并非建筑看作一门艺术或一门建造技术, 而
是把建筑追溯到万物所是而归属的领域。 __
建筑起源于人类遮风避雨的实际需要。自人类
文明诞生,建筑的形式表现又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从
建筑的单体形象到建筑群的组织, 乃至对建筑空闻
的原初认识,都无不被打上文化体系的标签。在中西
方两种文化体系下,由于人们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和
对哲学、宗教、艺术的看法的不同,自然也带来了建
筑文化的差异。
一
、原始空间认识
原始民众在最初的空间体验中,所直接感受到
的是超自然力的存在, 因而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李培最初
也是源自于巫术。比较而言,由文献所知的古代中国
人的巫术,多着意于环绕人类自身的外在宇宙的空
间形式,即以方位作为巫占礼仪的主要内容 而古代
欧洲巫术,多着眼于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大相同
的神圣的区域,并将这一圣域与其他区域严格地划
分开。由此,中国建筑文化的空间认识在于将自身空
间与宇宙、环境空间融合,而西方建筑文化则强调创
造有别于周围环境的空间。
在许多宇宙神话中,存在两种基本的模式 一种
是垂直向的宇宙模式,其核心的中枢性构成是“宇哪缓唯宙
树”,将宇宙理船为天、地和地下三界空问模哪拦式 另
一种是水平向的宇宙模式, 认为宇宙是由四方形的
水平状大地构成, 一般有四个或八个与中央相对立
的区域。西方在经过一系列的文化综合之后,终于确
立了以上帝为主导的七方位立体空间观 在犹太人
以及基督徒的观念中,强化了垂直系统的空问序列,
表现在建筑上更注意立体的效果, 更着意建筑向上
甚至向下的发展。与西方人的选择相反,尽管在历史
的进程中中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向往上界的追求,但
最终还是务实地选择了对“绝地天通”理论的认可,
选择了心甘情愿地匍匐于大地之上的现实;进而从
理论上放弃了重视垂直向空间系列的七方位立体空
间图式,选择了在大地上水平铺展的五方位或九方
位平面空间图式,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
空间模式。
二、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
无论是建筑单体的室内空间, 还是群体建筑围
合成的室外空问,空问序列的形成都是围绕轴线展
开的。中、西方建筑的原始空间组织也都运用了轴线
的概念,所不同的是:西方建筑一般运用在单体建筑
空间的组织上,并且采纳东西向轴线;而中国是运用
南北向轴线组织建筑群。这两种不同方向轴线观念
的形成大多与原始宗教以及星象观察、祭拜和巫术
活动有关。
西方由原始宗教而产生的原始空间概念是竖向
立体的,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沿垂直方向上布
列建筑形式往往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于是人们
渐渐地用东西方向的轴线来取代竖直方向的轴线。
因为西方人在对太阳的崇拜中, 把太阳的朝起步落
理船为出生与死亡的完整过程,所以用背依太阳沉
沦的西方、面对太阳升腾的东方,来代替背依大地、
面向苍茫的轴线取向,成为组织建筑平面空问序列
的轴线
在中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古代先民,注
意到了北斗七星的特殊重要性, 并以此观察四季的
变化。北斗星一个特点是每天都绕北极星旋转一周,
并且七星中天枢星与天璇星的连线永远都指向居于
骏蔫日期]2001—08—17
:作者简介]祁学军(1970 ),男,1992年太学毕业.工程 现主要 事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学等教学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笫3卷笫4期 祁学军:浅}乏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6 ·
北天空中央的北极星。由此,中国人渐渐产生了“北
面为尊 的观念,直至后来采用南北向轴线组织建筑
群。另外,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建筑空间的展开也
构成影响,这一点在宗教建筑中反映的尤为充分。
三、单体建筑形象
一般看来,西方单体建筑的造型具有“原创力”t
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化”特征,包括宗教建筑,虽然
在型制上有一定的约束t精神上存在共同的追求;但
是纵观各时期,甚至同一时期的教堂,很少有立面处
理和整体形象上雷同的建筑, 甚至古典主义的理性
“三段论”也没有禁锢住欧洲建筑的个性张力。如俄
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和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 即使
在立面处理上都采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 其艺术形
象却各有特点。这种建筑“个性化”特征与西方文化
基础中的“分立”思想密不可分.正是从“分立”观
念出发产生了西方文化中“自由、民主”思想 】,继
而影响到建筑单体的设计。另外,从西方的历史观来
看,基督教认为整个历史的构建围绕着一个中心.一
个现世的中点,即基督生命的历史性,永远的上帝在
拯救现世时表现为连续不断、直线式的进行拯救的
时间过程。在这种历史观中,“再现的现时总是唯一
的, 不重复的和决定性的, 在它面前有着空旷的未
来”。“世界进程是一出神圣的戏剧,在单一舞台上演
出,并且没有重复表演 。这无疑对西方的建筑设
计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既然世界是不可重复
的,那么建筑还有重复的必要吗?
中国的建筑文化思想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由于中国文化体系是建立在“整体”的观念上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强调
万物的融合 因此,中国的建筑观认为:“一座单体
的建筑物,或一个单独的建筑群,都不是一个孤立的
存在. 它既是一个更大的空阃组群中的具有自身特
定地位的一分子, 叉是天地宇宙之间整体空间秩序
中的一分子, 任何一个建筑个体或群体的对于白身
特定地位的愈越,或对于整体秩序的破坏,都是不能
被允许的 ” 同时, 中国的历史观是一种时间循环
论,将“现在看作过去的结果,而根本不是未来的预
测”t强调历史“生生不息”的延续性 因而表现在
建筑上,是无休止对以往建筑形象的重复和模拟,于
是中国的单体建筑在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 整体形
象保持了很好的延续性,却缺乏革命性的变化和创
造。
四、建筑与广场(院落)空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t广场空问的存在形态主要表现为
“场”与“形”两种形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场”
o摘自(1699年的紫禁拙和凡尔赛宫 ,贡据文,1l/建筑史记文集
空间是由于构筑物对空问的控制作用形成的, 建筑
在“场”性广场空间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广场是从属
于建筑的;“形”空间是构筑物围合形成的空问,在
“形”性空间中,广场是主,建筑从属之。由于两种
文化体系下中、西方对建筑和环境关系的不同理解,
在建筑与广场(院落)空间的关系的认识上也颇有不
同。从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广场群到古典主义的凡尔
赛宫,西方在组织广场空间时,无论围合与否,都强
调建筑对广场的控制作用,广场为建筑服务,即广场
处于一种“场”空间状态。在中国,院落体系下的场
院空间都是围合状态下的封闭空间,广场(院落)是
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围绕广场(院落)来布置t也
就是说, 中国的传统广场是一种。形” 空问。
对比凡尔赛宫和紫禁城中建筑和广场的关系,
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凡尔赛宫是在西方唯理
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设的, 而中国清代统治者尊崇
的程朱理学与法国的唯理论哲学思想相似, 都强调
理性和秩序的力量,维护君权的最高威严。应该说与
其他时期的西方宫殿相比, 凡尔赛宫反映的哲学思
想与紫禁城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最为接近,“在
充分表现严格的等级制度、严谨的秩序和规整的造
型布局上, 可谓殊途同归 o。即便如此,凡尔赛宫
和紫禁城中对建筑和广场关系的处理依然各不相
同。在平面布局上,凡尔赛宫处于放射形道路的尽
端,宫殿前的广场是完全开放的t这种舒展的空间形
象中,凡尔赛宫的突起很好地表现了建筑对环境的
控制作用 而萦禁城则为重重高墙包围,以南北轴线
为主的多重院落布局是其主要特点, 虽然建筑群中
最重要的建筑—— 太和政对其前广场起到了很好的
控制作用,但是从稍太一点的范围来看,太和殿、中
和殿、保和殿作为一组建筑被完全包容在中心院落
的环境中。这不但很好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
的“中心”观念,而且表现出了中国文化强调建筑与
环境融合的思想。另外, 中、西方建筑文化对广场
(院落)空间性质的界定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王贵祥东西方建筑空问—— 文化空问图式厦历史建筑空间论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 22~128.
E93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漉研究中心主编时代与思潮:中西文化
冲撞[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1997 1o2~104.
[3]赵军.文化与时空: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一次求解[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 1998 136~1 39
[ ]潘吉垦李蚺瑟文集[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41
~ 145.
[蝠辑]胡号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参考文献:中西方建筑设计思维的比较及启示
附件:中西方建筑设计思维的比较及启示.pdf
1,材料,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以石材为主。材料不同而在制作工艺上会有差异,由此造成中式建筑细腻,西式建筑宏宏销大的特点
2,审美和社会风气,不同时期和地区建筑风岩绝改格总是受到同时代的审美和社会风气所影响。古代中式建筑受中国文人气息影响大,以江浙一带的园林建筑最具民族代表性。而西方古代建筑风格以“罗马风”和“歌特式”为代粗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