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

2025-04-05 07:10: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指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穷人生活缺少保障的现象。
注:“臭”读xiù,指气味。
zhū mén jiǔ ròu xiù, lù yǒu dòng sǐ gǔ
语出杜甫著名诗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回答2: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cucxnYtqnksS9AcgEZA2peJCjztZgPPKyzNd6kQEmHV8naQx0y6jvTRCnPtElY1o4ni5tfSfHE0cr8QmIW1_4q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句诗,大概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吧。它以强烈的对比,反差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歌舞升平,脑满肠肥;一方面却是求助无门,冻死路边。

这句诗的语境,源于杜甫行走于“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战乱沿途所见,而记录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lwrRz5nXlEXMteUW-rVqqHCL0vGQCetftRPdTCdBukr8U6dabfaS1hpMPcvGt_Tlh8bePa3_ZhiWEKtJBwmU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穷人生活缺少保障的现象。

语出杜甫著名诗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缺少怜悯。

读音
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臭”字有两种读音、两种含义,因而这诗句也就有两种读法、两种注释。
  第一种:读作“朱门酒肉臭(chòu),路有冻死骨”。征诸《中国古代文学辞典》(贾传棠等编,文心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注释为: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食用不完,只好让它腐烂发臭;穷苦的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悲惨地死在路边。
  第二种:读作“朱门酒肉臭(xiù),路有冻死骨”。这样读,首先有《现代汉语词典》为证;其次在《杜甫诗选译》(倪其心、吴鸥译注,巴蜀书社1990年6月第一版)的脚注中,也可找到一段足以作为依据的文字:“臭,一说读xiù,气味。‘酒肉臭’是酒肉香味。”按照“臭”字的这种音义,该诗句的注释就应该是:富贵人家的红漆大门里散发出酒肉的香味,路边就有冻死的骸骨

回答3:

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穷人生活缺少保障的现象。

回答4:

广大人民饥寒交追,有的已经冻死、饿死。而唐玄宗李隆基却正在华清宫过着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毫不吝惜地挥霍着人民的血汗。

回答5:

有钱人家的肉都放臭了也没人吃,却又贫苦的人饿死街头.
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穷人生活缺少保障的现象。
简而言之就是贫富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