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政治势力妥协例子(英、法、美、德、中)

2025-04-08 15:07: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英国:南京条约签订。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侵略者妥协与其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法国:订定《中法新约》,中法战争中中国与法国互有胜负,但无能的清政府委曲求全,使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



3、1858年中国与俄国签订的《瑷珲条约》。

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4、1858年中国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清政府倘准 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耶稣教教士得自由 传教;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确定领事裁判权。

5、1858年中国与俄国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俄国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回答2:

  妥协主要有两类:
  ①以退为进的妥协。如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在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为了积蓄力量,以图今后发展,对力量强大的敌对势力或同盟者作必要的让步。这种妥协往往是暂时的。如1918年苏维埃俄国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这类妥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在敌强我弱、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革命的根本利益而向敌人所作的妥协;在势均力敌、群众还未觉悟的情况下,为了揭露敌人,争取群众而和敌人达成的一定的妥协;在几个敌人同时并存的条件下,为了打击最主要的敌人而和次要的或暂时为次要的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无产阶级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标,采用灵活策略,同阶级敌人实行的某种妥协。
  ②共退共进的妥协,即势均力敌的双方对涉及各自利益的局部或地区性的问题,通过平等的谈判或协商,各自作出让步,以达成兼顾双方利益,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协议。如1984年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原则,与英国政府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圆满地解决了收回香港主权并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的问题。

回答3:

英 《权利法案》中君主立宪制是贵族制 共和制 君主制 妥协
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妥协
美 联邦制 中央和地方妥协
德国 坚持制 普鲁士和各邦国之间妥协
中 《清室优待条件》共和派和君主派以及北洋政府的妥协

回答4:

英国向德国妥协,向法国妥协过,中国向日本,苏联,八国联军都妥协过,一战德国也向欧洲妥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