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用的是啥教材,拿个伪命题来论述!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OTL电路的输出点通过电容、负载到“地”形成回路。当输出电压为正半周时,下管截止,Vcc通过导通的上管向输出电容充电、充电电流流经负载作功;输出电压为负半周时,上管截止,输出电容通过导通的下管放电、放电电流流经负载作功。输出点设为1/2Vcc,使输出电压可在Vcc至零电位(忽略输出管饱和压降)之间摆动,获得最大的不削顶的摆幅。此时电容的作用是耦合、隔直,即隔离1/2Vcc电压通过负载的直流电流、而输出的交变电流可以通过。
OCL取销了输出电容、改用正负两路双电源供电,输出点通过负载直接接地。当输出电压为正半周时,下管截止,Vcc通过导通的上管流经负载再到地作功;输出电压为负半周时,上管截止,电路从地到负载再通过导通的下管回到Vdd作功。输出点设为0V,使输出电压可在Vcc至Vdd(忽略输出管饱和压降)之间摆动。此时若输出点电压偏离0V,便有直流电流流经负载,轻者增加功耗,重者烧坏负载。为了稳定零点电压,OCL电路多采用差分输入的前级、较深的负反馈以及温度补偿等措施以稳定输出点(即题中所说“中点”)电压。
但必须认识到,OCL采用的稳定措施亦可用在单电源供电的OTL电路上。例如,某些集成功放电路(如TDA2030等)允许采用单电源或双电源供电,也可用两个通道的集成功放组成单电源供电的BTL组态,BTL电路对中点电压的稳定要求一点也不比OCL电路低,因此“单电源不能满足中点电压平衡”纯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