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是什么意思?

2025-04-13 21:12: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意思:高细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

出自:东汉 李固《遗黄琼书》

原文选段:

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

释义:

我曾经听得古语说:“高细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阳春》《白雪》那样高雅的曲调,能够跟着唱和的人一定很少。一个有盛大名声的人,他的实际就很难和他的名声相称。近来鲁阳的樊英应皇上征召刚到京城,朝廷就为他建筑高台,设置坐席,像供奉神位一样地接待他。

扩展资料

文章主旨:

文章先从立身处世着笔,劝导黄琼为人应介乎“隘”与“不恭”之间,指出若要“辅政济民”,当今正是时机,用以激励黄琼。接着用“峣峣者易缺”六句说明声望太高容易降低,名声过大实际才能就很难相称的道理。

并以鲁阳樊君的行事,证实“峣峣者”的“易缺”,“皦皦者”的“易污”;又用胡元安等人的实例申说了“盛名之下”往往是“其实难副”,告诫黄琼要有自知之明。最后以恳请对方速赴洛阳任职,彻底洗刷“处士纯盗虚声”的愿望作结,点明写信的用意。

作者成就:

李固所著的章、表、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共十一篇。弟子赵承等悲叹不止,于是共同记录李固的言论事迹,写成《德行》一篇。

《全后汉文》收录有《举敦朴士对策》、《对策后复对》、《发丧对》、《上疏陈事》、《与吴雄上疏》、《理种暠应承疏》、《与刘宣上言》、《荐杨淮》、《驳发荆杨兖豫卒赴日南议》、《冲帝山陵议》、《临荆州辟文学教》;

《助展允婚教》、《奏记梁商》、《奏记梁商理王龚》、《议立嗣先与梁冀书》、《遗黄琼书》、《与宾卿书》、《临终与胡广赵戒书》、《临终敕子孙》。

回答2:

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

峣峣(yáo):高而尖的样子。皎皎(jiǎo):洁白。高而尖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比喻人刚直自负易遭诋毁;清白正直易被玷污。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记载,黄琼(qióng),东汉江夏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当时享有声望。东汉朝廷要征聘他当官。黄琼离乡走到当时的京都洛阳附近的河南登封时,托病不进城,以抬高身价。李固写信劝他迅速进京赴任,并希望他不要像某些“名士”那样徒有虚名,而要有所建树,为“名士”争气。信中有这样的话:“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