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白话文之前,古人平时说话也是文驺驺地说文言文吗?

古人是怎么说话的,平时说话也是文驺驺地说文言文吗?
2025-02-23 10:43: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们先看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是指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所以,至于百姓是否说文绉绉的文言文,那就要看他们生活的时代了,要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的语言规范、用词就是他们的口语。而到了唐宋时期,估计文言文就是读书人的专属了。

中国人向来注重传统,连书面语言都不会轻易改变,从先秦时代到清末,二千多年的时间,书面语言都保持着同样的范式。而口语是不断发展丰富的,并因地域而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因此可想而知,口语和书面语逐渐分离,并且差别会越来越大。我们看一些白话写成的明清小说、甚至一些宋元话本、乃至唐传奇感觉通俗易懂,和今天的白话文差距不大了。

古代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分离有利有弊。利的地方在于,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书面语言的统一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先秦时代的口语和唐宋时期的口语已经差距巨大,如果书面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后人阅读前人的著作则难以理解、几为天书。得益于文言文,我们今天阅读两千多年前的著作依然能够理解。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口语差距大,统一的书面语言其实有助于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所以,悠久的统一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文言文功不可没。

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分离的弊端在于,文化和知识离普通人越来越远。不接受一定的教育,无法理解、书写任何典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阶层的固化。

回答2:

文言文只是官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书面语,平时说话当然如同现在人一样,多用生活语。

回答3:

肯定要带有文绉绉的语调,不像现在的我们全都是白话文,因为白话文的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的。

回答4:

当然不是了,如果平时说话的时候也说文言文,估计对话的双方都想锤死对方了吧。他们平时说的就是白话。

回答5:

我觉得应该是文绉绉的吧,不是之乎者也,就是孔孟之道,大环境就是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