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当时正遇上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她的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对前室的孤子鲍元标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鲍元标也不负母恩,终于成为清季著名的书法家。
年老之后,吴氏又倾其家产,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好丈夫和族属中没有钱安葬的人。
与此同时,吴氏还尽心侍奉患病的婆婆至寿终。她在60岁时辞世。
吴氏的举动感动了地的官员,才打破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但在牌坊额上“节劲三立”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人们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远不能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