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棉区,即: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Ⅰ.长江流域棉区
本区是生产水平最高的棉区。南界自福建戴云山起,沿“两广”北边的五岭,经贵州中部分水岭至四川大凉山;北以秦岭、淮河、苏北总干渠为界;西起川西高原东麓;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4%,总产约占全国的53%。水热条件好,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秋桃。多春雨,常有秋季阴雨,不利于苗期生长和吐絮。基本实行粮棉两熟套种。适于栽培中熟陆地棉。主要病虫害有苗病、铃病、红铃虫、红蜘蛛,部分地区有桔、黄萎病。
本区划分4个亚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和南襄盆地。
Ⅱ.黄河流域棉区
本区是全国植棉面积最大的主产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北界自山海关起,沿河北境内的内长城向西,再顺太行山东麓向南,尔后由河南境内的天台山(济源以北)折向山西境内的霍山(霍县以西),再经由陕西境内的北山(莆城、凤翔以北)连至甘肃南边的岷山划一直线;西起陇南,东至海滨。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0%,总产约占全国的43%。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伏天雨季往往加重盛花期蕾铃脱落。大多数地方仍以一年一熟为主;部分棉田推广粮(油)棉两熟套种。适于栽培中、早熟陆地棉。黄萎病与枯萎病往往混生,在老棉区传播蔓延较快。苗期常有根病。虫害以棉蚜、棉岭虫为主,红蜘蛛在局部地区有时也较重。
本区划分4个亚区:淮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早熟棉区。
Ⅲ.西北内陆棉区
这是一个植棉历史悠久,而又大有开发前途的棉区。本区在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全区,甘肃河西走廓和沿黄灌区。本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稳长,蕾铃脱落率低,经济产量系数高。可种植中、早熟陆地棉或中、早熟海岛棉。棉田均为一年一熟、平作。棉花病虫害轻。最特殊的是无红铃虫,亦无棉蚜。棉田面积约占全国的5%强。东疆和南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长绒棉产量约占当地棉花总产的1/5。
本区以天山为界,划分3个亚区:南疆、东疆及北疆和河西走廊。
Ⅳ.北部特早熟棉区
这是一个植棉面积不大、历史也较短的棉区。本区位于黄河流域棉区以北,北界大体相当于2600℃活动积温线。棉花产区主要在辽宁,另外还包括冀北、陕北和陇东等零星产区。本区热量条件较差,只能种早熟、特早熟陆地棉。日照较为充足,夏季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利于多结伏桃。棉田均为一年一熟棉花病虫害较轻。70年代,本棉区由于接连遭低温冷害,并受到以粮挤棉的影响,棉田面积一再压缩,约有棉田180万亩,仅占全国的2%,总产仅占全国的1%稍强。
Ⅴ.华南棉区
这里是我国最早发展棉花生产的区域,但目前已演变为植棉面积最小的零星产区。本区在长江流域以南。热量资源特别充足,雨水相当多。有些地方终年无霜,棉花经冬不死,适宜种植中熟海岛棉和中晚熟陆地棉。棉田多为一年两熟。普遍采取深沟高畦,春播或秋冬播种。由于气候炎热多雨,一般病虫危害相当严重。病害主要是烂铃严重。虫害种类多,往往世代重叠,发生量大。由于本区的自然特点,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更为有利,因此棉田面积一再收缩,目前,棉田面积仅有数万亩,亩产很低,很少提供商品棉。
棉花主产区形势各异
http://www.jrj.com 2007年11月27日 09:34 中国纺织报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到11月末,新棉的采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现在情况如何?寄希望于购买新棉缓解原料压力的棉纺织企业能够如愿以偿吗?备受关注的进口棉花配额发放及滑准税政策有没有新的变化?为了使棉纺织企业高度关注的这些问题得到解答,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机构、企业和专业人士,将他们的观点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呈献给广大读者,敬请关注。
棉花主产区形势各异
□本报记者 李娟 综合整理
根据全国棉花信息网最新调查预计,2007年度我国棉花总产量约为726万吨,较上一个棉花年度棉花产量调整后的763万吨,有了一定程度的减产,新棉质量总体上看也略低。目前全国新棉平均采摘进度超过90%,平均收购进度接近70%,平均销售进度在30%左右。具体到各主产棉区,情况有所不同。
新疆收购进度较快
据新疆发改委预计,2007年度新疆棉花产量将达245万吨,同比增长12.3%。日前有数据显示,新疆棉区的百万担棉花生产县已经达到13个,不过新疆许多棉花企业认为,今年当地棉花产量大不如前。目前当地新棉采摘进度较快,达到90%以上,棉农售棉进度接近70%,平均收购价格为5.81元/公斤。截至10月底,新疆累计收购新棉110.55万吨,累计发运棉花31.6万吨。
受棉农惜售、企业慎收、收购资金到位较慢等因素的影响,新疆乌苏市今年棉花收购市场比较冷清。截至2007年10月下旬,该市36家棉花加工企业共收购籽棉10万余吨,棉花质量有所下降,棉花收购价格比较平稳,保持在5.50~6.09元/公斤。
另据了解,新疆纳斯县今年棉花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棉花收购秩序较好。新棉平均收购价格为5.86元/公斤,平均销售价格11770元/吨,棉花衣分率在36.8%~37.9%之间。目前该县累计收购籽棉9.16万吨,加工皮棉2.95万吨,销售皮棉2.13万吨。
山东棉农惜售严重
据山东省统计局预计,山东今年棉花产量将达到105万吨,同比增长2.7%。山东新棉采摘进度较快,达到90%以上,但由于棉农前期惜售心理严重,售棉进度缓慢,目前仅超过40%,属于全国售棉进度最慢的地区之一。山东新棉收购价格较高,接近6.4元/公斤,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作为山东主产棉区之一的德州市,今年棉花总产预计494万担。截至11月12日,该市新棉收购进度超过七成。该市今年棉花品质较好,平均品级同比提高0.3级,衣分平均38.5%,同比提高1.8%以上。按目前籽棉收购价格计算,该市标准3级皮棉成本价约13600元/吨,与销售价基本持平,甚至出现“倒挂”,使得该市棉花企业仅有60%左右开秤。
山东菏泽地区目前籽棉收购价为6.5元/公斤,籽棉衣分38%左右,因部分棉农仍有惜售心理,导致当地轧花厂开机率不足30%。目前当地皮棉销售情况较好,但价格较低,在13200~13500元/吨,这主要是因为棉农交售的籽棉未分级,加工出的皮棉仅为4级。
江苏减产已成定局
受持续不良天气和虫害的影响,江苏省棉花减产已成定局,该省今年棉花预计产量为34万吨。目前江苏省棉花采摘进度为70%以上,售棉进度40%左右,籽棉收购价格5.77元/公斤,高于去年水平。
截至11月15日,江苏射阳县已入库皮棉101.29万担,占预测总产量130万担的80%,这是该县自2000年以来连续第8次总产皮棉超过百万担。当地收购价格比较稳定,从收购开始至今,籽棉价格保持在6.36元/公斤上下。后期籽棉收购价格因品级、衣分等因素可能有所回落,但将不会低于6.2元,同比增长1元/公斤,涨幅19.2%。目前,全县棉田采摘已进入扫尾阶段。
河南籽棉价格较高
与山东省新棉采摘、交售情况类似的是河南省。河南省今年预计棉花产量65万吨,目前新棉采摘顺利,进度达到95%,但由于棉农惜售心理严重,交售进度仅为40%,新棉收购价格较高,达到6.4元/公斤。
近日,在籽棉收购价格达到6.7元/公斤后,河南扶沟县棉农终于开始交售新棉,籽棉收购形势也因此有所好转。但据当地有关人士预计,由于棉花加工企业争抢资源,籽棉价格将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届时棉农将会再一次惜售,市场也会随之陷入僵局。按加工费400元/吨计算,折皮棉实际成本在13500~13600元/吨,当地销售价格为13800元/吨。
相比扶沟县的籽棉收购高价,河南南阳地区情况稍好一些。当地籽棉收购价格为6.36~6.56元/公斤,一般加工成本保持在13200~13500元/吨,当地皮棉以3级为主,销售价格为13600元/吨,加工企业利润较低,导致皮棉销售形势不佳。
河北收购冷热不一
据了解,截至11月15日,河北省棉花企业累计收购籽棉115万吨,加工皮棉36.8万吨,销售皮棉26.4万吨。按衣分37%折算,全省已收购皮棉42.55万吨,占产量的64.4%。
近期,由于棉籽价格大幅上涨,降低了皮棉的加工成本,河北省保定市各棉花收购企业纷纷提高收购价格,增加收购量。11月16日,当地3级籽棉收购价格为6.5元/公斤(衣分37%),折合皮棉成本为13451元/吨。当地3级皮棉销售价格则仍稳定在13500~13700元/吨。
受籽棉价格高位趋稳的影响,河北献县近期籽棉收购量明显减少,皮棉市场也比较冷清。据了解,11月19日,当地3级籽棉收购价格6.8元/公斤(衣分率40%),按加工费500元/吨计算,折合皮棉成本为13200元/吨。目前当地3级皮棉的销售价格为13600元/吨。
ct4319623,我真看不起你!
棉花产量最大的地方就是在新疆,没有具体排名,三山夹两盆没有不种棉花的地方!
产量最大的应该是新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