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的构成,现在世界通用的支付模式不下几十种,根据在线传输数据的种类,初略可分为三类。
1.使用“信任的第三方”(trusted third party)。客户和商家的信息比如银行帐号、信用卡号都被信任的第三方托管和维护。当要实施一个交易的时候,网络上只传送订单信息和支付确认、清除信息,而没有任何敏感信息。实际上这样的支付系统没有任何实际的金融交易是在线实施的。在这种系统中,网络上的传送信息甚至可以不加密,因为真正金融交易是离线实施的。但是不加密信息,同样可以看成一个系统的缺陷,而且客户和商家必须到第三方注册才可以交易。
2.传统银行转帐结算的扩充。在利用信用卡和支票交易中,敏感信息被交换。例如,从商家购买产品时,客户可以通过电话告知信用卡号以及接收确认信息;银行同时也接收同样的信息,并且响应地校对用户和商家的账号。如果这样的信息在线传送,必须经过加密处理。著名的CyberCash和VISA/Mastercard的SET就是基于数字信用卡(Digital Credit Cards)的典型支付系统。B2C在线交易中这种支付系统主流,因为现在大部分人更习惯于传统的交易方式。通过合适的加密和认证处理,这种交易形式应该比传统的电话交易更安全可靠,因为电话交易缺少必要的认证和信息加密处理。
3.各种数字现金和电子货币。这种支付形式传送的是真正的“价值”和“金钱”本身。前面两种交易中,信息的丢失往往是信用卡号码,而这种交易中偷窃信息,不仅仅是信息丢失,往往也是财产的真正丢失。
根据支付手段又可以分为电子信用卡支付、Smart Card支付、电子现金支付、电子支票支付等。
目前国内的电子支付模式主要有六种,从应用和发展角度看各有利弊。
第一种是支付网关模式,其特点是技术含量低,提供价值有限,因此出现了价格战。而且支付网关还面临网银的竞争。对于支付网关来说,最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欺诈防范。
第二种是移动支付模式。3G到来后,移动支付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模式,但目前其应用时机尚未成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在交易模式和SP模式之间的界定不清。
第三种是移动银行支付模式,这是由一部分做移动银行的系统集成商发起的,由于有做移动银行集成的经验和资源,因此将业务拓展到电子支付。但他们要面临从系统集成角色到支付运营角色的转变,此外,对于移动银行集成商来说,商家的获得也是要过的一个坎。
第四种是Paypal模式,这是国外成功的模式,但要想在中国复制Payal 的模式,还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杀手级应用,而这在目前是比较困难的。此外,这一模式还需要和各大银行进行紧密全面的合作和推广,并有效规避政策风险。
第五种是公益性支付模式。这种支付模式通常是通过地方政府支持的公益性支付项目实现的,不如上海的付费通。这种模式有强大的地方资源,但缺乏创业精神,缺少灵活性和全国的可扩展性。
第六种是Paypal Plus 模式,其通过创新的应用以及与银行的合作,提供了本地化的支付平台。其优点是适应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现状,但其面临的挑战是平台回款周期。
电子支付,包括银行网关模式、银联支付网关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支付平台内部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