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面这首诗,是句序被打乱了的一首诗,阅读后做题
①闲着庭中桅子花 ②竹溪村路石板斜
③雨里鸡鸣一两家 ④妇姑相唤浴蚕去
1.根据上下句的意义,选出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2.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根据诗意,选出其诗题判断正确的一项:( )
A.雨中江南B.雨过小溪C.雨过山村D.雨中水乡
3.写诗有诗眼。这首小诗由景及人,由人及境,写得摇曳生姿。其全篇的“诗眼”是:( )
A.鸣 B.斜 C.唤 D.闲
4.这首小诗,语言新鲜活泼,“闲着庭中桅子花”一句堪称妙笔。仔细品味,它妙在:( )
A.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山乡农闲之景。
B.运用正面描写,写出了山村农忙之景。
C.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山村农忙之景。
D.运用正面描写,写出了山乡花开之景。
5.从不同角度看,正确的说法是:( )
A.这是一首律诗 B.这是一首绝句
C.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D.这首诗中有一组对偶句
二、阅读文段,完成1—3题。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说)。暮日果大亡钱财。其家甚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聪明),而疑邻人之父。
1.用原文填空。
“ ”字指明事情发生的地点,“_”字点明被盗的根源,“ ” 两字交待了盗贼能够自由出入的条件,“_”宇点明被盗的时间,“_”点明了被盗的数量,最后用“_”和“_”两个字分别概括了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
2.解释加“△”的字。
其: 筑: 之: 亦:
暮: 亡: 甚: 疑:
3.本文批评了 的思想方法。
试卷答案:
一、1.C 2.C 3.D 4.C 5.B
二、1.宋 富 墙坏 暮 六 智 疑 2.他的 修筑 的 也 晚上 丢失
很怀疑 3.带着主观感情色彩去评判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