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得•麦金农和爱德华•萧提出的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合称为“金融二论”。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但若由于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
(2)金融压制政策所带来的金融萎缩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金融萎缩和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为解除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不适当管制,进行了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的改革。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通过金融深化可增加储蓄、扩大投资、提高就业量和总收入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发展中国家要实现金融深化首先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政府放弃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干预和管制;第二,政府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这样,一方面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就能有效地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并促使其向生产性投资转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各经济单位对金融的需求,又刺激了金融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形成金融——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麦金农和萧提出的“金融二论”,引起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重视,一些国家以此理论为依据,推行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达到该理论所描述的目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更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对“金融二论”中的一些观点和主张产生了怀疑。解除不合理的管制或过度干预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金融自由化、完全自由放任则是行不通的。要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仅解决金融问题、强调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对“金融二论”进行认真的辨析,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对待和借鉴该理论。
基本概念 衍生产品是相对于原生产品的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 衍生产品以合成头寸和或有索取权利方式提供了对冲现货产品风险和低成本套利机会,成为替代基础金融产品直接交易的低成本交易工具,衍生产品的交易各方通过买卖和持有衍生产品对冲风险、套期保值和获得投资收益。 从参与衍生产品的交易动机看,国内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银行为规避自有资产、负债的风险或为获利进行衍生产品交易,银行是衍生产品的最终用户,称为自营盘交易;第二类,银行向客户提供衍生产品交易服务,银行是衍生产品的交易商,称为代客盘交易。 主要业务种类介绍 国内商业银行参与的衍生产品交易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外汇衍生产品 在外汇市场上,不同币种货币之间的交易不是通过现货交割方式进行,而是以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的衍生合约方式确定交易条件和交割日期,引起外汇市场汇率变动的各种市场因素决定外汇衍生合约的市场价值。 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参与的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有远期外汇买卖(Forward),外汇掉期(FX Swap),外汇期权(FX Option)等。 2、利率衍生产品 在资金交易市场上,金融产品交易不是通过现货交割方式进行,而是以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的衍生合约方式确定交易条件和交割日期,引起资金市场利率变动的各种市场因素和金融产品收益水平变动的各种因素决定某一利率衍生合约的市场价值。 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参与的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有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远期利率协定(FRAs),货币掉期(CIRS)等。 3、其它衍生产品 在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资产组合管理、理财业务中,一些债券交易、金融资产买卖不是通过现货交割方式进行,而是以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的衍生合约方式确定交易条件和交割日期,或是以一些改变传统金融产品或风险资产组合未来现金流分配结构的结构金融交易产品实现,决定这类衍生合约或结构金融产品市场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一些影响债务工具或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变动的特定因素。 此类衍生产品交易中,国内商业银行参与的主要有债券期权(Bond Option),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等。
“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主要讨论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是 金融发展二阶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