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充电原理?

电容是怎么穿过交流的?
2025-04-02 14:31: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包括空气)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不过,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临界电压(击穿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电容也不例外,电容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不过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以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与电源正极相接电容器极板的 自由电子将经过电源移到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极板下, 正极由于失去负电荷而带正电, 负 极由于获得负电荷而带负电,正,负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见图.电荷定 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所以开始电流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在电 荷移动过程中,电容器极板储存的电荷不断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UC 等于电源电 压 U 时电荷停止移动,电流 I=0,
:开关闭合,通过导线的连接作用,电容器正负极板电荷中和掉. 当 K 闭合时,电容器 C 正极正电荷可以移动 负极上中和掉,负极负电荷也可以移到正极中和掉,电荷逐渐减少,表现电流减小,电 压也 逐渐减小为零.

回答2:

电容器极板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当一端有变化的电压时,其另一端就有相应的电压变化,因此对交流电压而言,电容器就相当于短路一样可以通过。

回答3:

电容1的正极加上正电荷它就会吸引负极板的电子,吸引的过程就形成了电流,电容2的正极板的电子也被拉到了电容1的负极,电容2的正极板就剩下了正电荷,这正电荷又会吸引电容2的电子,电容3的电子又被拉倒电容2的负极电容3的正极剩下的正电荷又吸引电子吸引后的空缺被负极电源补充,这样每个电容都有电压,但储存的电能是有限的,一旦放了电电压就不存在了。再想充同样大电就需要每个电容都放电以后再充。充满后无电流只有电压。

回答4:

  首先这里是直流不是交流,其次,不是穿过而是电容正负极板相互感应使它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