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备
原子弹: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
导弹: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弹道,将战斗部导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属于精确制导武器。
2、作用
原子弹: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
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
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导弹:一是实战,二是威慑。
由于导弹武器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和化身,具有不同于一般进攻性武器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其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的显著特性,使其成为了具有超强进攻性和强大威慑力的武器。
成为了维持战略平衡的支柱、不对称作战的主角和“撒手锏”、信息化战争的主战装备、实现精确作战的必备武器、各类武器平台作战能力的提升器、现代作战防御系统的主要拦截器等。
3、分类
原子弹:通常将核武器按其作战使用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即用于袭击敌方战略目标和防御己方战略要地的战略核武器,和主要在战场上用于打击敌方战斗力量的战术核武器。
导弹:
如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按作战任务可分为:战略导弹、战役导弹和战术导弹;
按射程可分为:洲际导弹、远程导弹、中程导弹和近程导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导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弹
【1】原子弹只是利用核聚变原理的一种大威力杀伤性武器,既可做炸弹投掷,也可做导弹战斗部。
导弹是一种自动化武器,只要有目标的详细信息,满足发射条件,就能攻击目标,成功率很高。这就比如导弹是枪,原子弹就像子弹。可以用枪把它发射到目的地。
【2】如下图所示:
A: 导弹:分类 按弹道特征分,战役战术导弹有弹道和巡航两类。弹道导弹采用火箭发动机,结构简单,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中。导弹沿一条近似半椭圆弹道飞向目标,多在弹道主动段进行制导,在被动段作惯性飞行。有的在弹道末段和中段制导。各国现装备的主要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一般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它在稠密大气层中靠翼面产生的气动升力和发动机推力,作等速巡航飞行,进行全程制导。
结构 战役战术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弹体和弹上电源等组成。战斗部由壳体、装药、引信系统和传爆系统等组成。战斗部装药有常规装药(炸药)、核装药、特种装药。常规战斗部效能有爆破、侵彻爆破、杀伤、破甲和穿甲之分。爆破战斗部主要用于破坏坚硬的军事装备和设施。侵彻爆破战斗部主要用于破坏半地面、半地下与地下的军事设施和装备。杀伤战斗部主要用于毁伤易损目标。破甲和穿甲战斗部用于毁伤装甲目标。战斗部又有单弹头和子母战斗部(又称多弹头)之分。子母战斗部是一枚导弹携带多枚子弹头,当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时,按照预定程序施放子弹,造成对大面积目标的杀伤和破坏。子母战斗部又有集束式和分导式之分。集束式战斗部主要用于毁伤固定目标,分导式战斗部的母舱带有制导装置,子弹作惯性飞行,可以攻击活动装甲目标。
推进系统由发动机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部件组成。它利用反作用原理产生推力,使导弹获得所需的速度。有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采用两级发动机,有的采用一台双推力发动机。发动机有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火箭发动机又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种。 液体火箭发动机能量较高,推力可调节,能多次启动和关机,工作时间较长,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贮存和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很大的推力,使用维护简便安全,便于运输和长期贮存。但其比冲低,推力和工作时间受环境初温的影响较大,推力大小不易调节,不能多次启动和重复使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装备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导弹只带燃烧剂,不带氧化剂,比冲高,飞行高度一般在25~30千米以下。70年代发展的巡航导弹,采用尺寸小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速度马赫数为 0.7~0.8,耗油率低,能实现低空和远距离飞行。 制导系统包括导引和控制两个分系统。导引系统可全部或部分装在弹上,控制系统则全部装在弹上。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有惯性制导、雷达区域相关制导、雷达指令制导、寻的制导、复合制导等。采用惯性制导的导弹的制导系统由导弹自载,不受外界干扰,制导精度可达最大射程的万分之几,广泛用于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的主动段制导或全程制导。雷达区域相关制导不受天候影响,主要用于弹道末段制导。当导弹飞到目标区上空时,弹上雷达扫描目标区,从而将导弹导向目标。目标区地形特征比较明显时,命中的圆概率偏差有的仅有几十米。雷达指令制导主要用于弹道中段制导。它的作用距离远,不受天候影响;但制导误差随距离增加而增大,且易受无线电干扰。寻的制导用于弹道末段制导,多采用被动式制导。这种制导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分辨率高,受云雾等气候影响较大。复合制导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优点,制导精度高。有的弹道导弹主动段采用惯性制导,中段采用雷达指令制导,末段采用寻的制导,既能攻击固定目标,也能攻击运动目标。
弹体由各舱段及空气动力面联接而成,具有良好的气动力外形,用来安装战斗部、制导系统、推进系统等。通常用轻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空气动力面包括弹翼、舵面和尾翼。弹道导弹一般不带弹翼。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通常是弹体的一部分。
B: 原子弹:http://www.chinanuclear.cn/html/post/thread589-1.htm
C: 最后想说的就是,原子弹就象子弹,导弹就象枪,没有导弹把原子弹发射出去,威力就减少了很多。
导弹和原子弹的区别:
导弹有火箭发动机,原子弹没有。
导弹有导引寻的装置,原子弹没有。
导弹外形比较细长,原子弹比教粗大。
导弹可以自主发射,原子弹则需要运载装置携带。
导弹爆炸威力是靠炸药的威力,原子弹则是靠核装药的威力。
导弹对目标造成的伤害没有原子弹大。
导弹的从发射到击中目标不存在放射性的核污染。
导弹本体有燃料系统(因为有火箭发动机),而原子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