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的食物结构简单,繁殖能力很弱,但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日常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地环境,使基因的多样性减少.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库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2)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克隆虽然能增加大熊猫的种群数目,但是克隆不能改变大熊猫的基因组成,克隆出来的大熊猫基因组成都一样,不能增加大熊猫种群内基因的多样性,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造成了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多样性的破坏.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不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不要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否则你就是间接屠杀者;不把野生动物圈为宠物饲养;不应以救护之名把自然中的动物幼仔抓来饲养,夺人之子;不吃田鸡,不吃野味,不在食用野生动物的餐厅用餐;不恫吓、不虐待、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动物,动物也有尊严;不鼓励买动物放生,善心可能导致恶果;见到街头耍猴的违法现象应给予制止和举报等等.(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得分)
故答案为:
(1)人类活动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地;
(2)破坏了种群基因库中基因的多样化;
(3)四川卧龙(大熊猫)或山西庞泉沟(褐马鸡)或江西鄱阳湖(白鹤)(或其他正确答案)
(4)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