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用油的比重小于水,浇水后,水不能将其覆盖,而是迅速“跑”到油的下面,起不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2、浇水还会增大食用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火烧得更旺。
3、高温下,水会迅速沸腾、汽化,甚至会把燃烧的食用油溅到四周。
注意:发生有机溶剂燃烧事故时,如燃烧剧烈且迅速,呈爆燃形式,最好紧急逃离,不要试图灭火,以免烧伤;如火情不大,仅限于局部区域,最好用泡沫灭火器浇盖,起到有效阻燃作用。
不能用水灭火的其他情况:
1、电器起火
由于超期服役、使用不当等问题,老旧电器容易短路、燃烧,这时不能用水灭火。因为电器连着电源,水能导电,会导致意外触电。
另外,老旧电器被水浇后,可能由于温度突降而爆炸。因此,人们遇到电器起火,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若电器周边有火,不方便靠近,就要切断电箱总闸再灭火。
2、特殊场合起火
存放钾、钠、镁、铝粉、电石、生石灰、过氧化钠等化学物品,以及硫酸、盐酸等强酸的场合,一旦发生火灾不能用水浇灭。这些物质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热能,促使火势烧得更大;另一方面,会生成可燃气体,增加爆炸风险。
强酸本身不会燃烧,但遇水会迅速向四周外溅,腐蚀周边环境和救援人员。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谨慎选择灭火材料,先把外面的火灭掉,再排查内部情况,并在低温下将这些危险物质运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警惕!三种火情千万不能用水灭
我们刚刚说完水能灭火的道理,现在又 说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是不是互相矛 盾呢?
油是一种有机物,其化学性质之一就是易 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油的密度比水的 密度小。如果油着火了用水来泼,
当水倒入锅 中,因为油比较轻,会漂浮在水上面,仍然与 空气中的氧接触,激烈燃烧。而且,浇水后会 使油分散成更大的面积,增大油和空气的接触 面,反而使燃烧更剧烈。因此,用水不但不能 扑灭油火,而且起了反作用。此外,远远超过 100摄氏度的高温油锅会瞬间将水加热,致使 滚烫的水外溅,油火也会随之飞溅到别处,很 容易造成火势蔓延和人员伤亡。所以,油锅着 火时千万不可以用水来浇灭。正确扑救油锅着 火的方法是:将冷菜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 了;或者将锅盖迅速盖到锅上,使燃烧的油火 接触不到空气而熄灭。
消防队员将食用油倒进锅中点火加热,十多分钟后,油锅开始冒出大量浓烟并燃烧。消防队员关掉火后,锅内的油仍在燃烧,这时消防队员将食用油沿着锅边缘缓慢倒入,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猛烈燃烧的火焰开始逐渐熄灭。实验的结果是:“火上浇油”能灭火,但要沿着油锅边缘缓慢倒入。这是什么原理呢?
“用低温油对高温油进行覆盖,能够迅速降低油锅内的温度,当油温降至燃点以下,火便熄灭了,这就是咱们所说的油能灭火的原理。”开发区消防大队纬五路中队指导员胡英涛解释,这种方法有效,但所用时间较长。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油锅一旦起火,很多市民的第一反应是用水灭火。那么,如果往起火的油锅里浇水后果会怎样?当消防队员将一碗水倒进正在起火燃烧的油锅时,火焰迅速炸开,生成的火苗足足有两米多高,记者在四米远处都能感受到一股热浪袭来,火一直在燃烧,直至油烧尽。
因此,当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来灭火,因为油比水轻,浮在水面上产生不了隔绝空气的效果,而且泼水会导致油花飞溅,更容易扩大着火面积。
因为,油比水轻,把水喷到油上,水不能盖在油上面,反而全沉到油层底下去,因此不能隔绝氧气的来源;另外水沉到油下面,那里温度较低,水变成蒸气的可能性很小,无助于对氧气的隔绝.再有,水是流动的,它会浮带着燃烧的油到处乱窜,扩大燃烧的范围,增加了火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火会越烧越旺.所以,油着水时,千万不要用水来扑救.
生活中,一旦发生火灾,我们自然就会想到用水来解救。但有的时候水并不能用来灭火。例如,当油着了火,不论是食用油还是汽油,都不能用水来灭火。最好使用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