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起飞时驾驶员提总距(油门)杆,旋翼各片桨叶总距(安装角)同时增加,旋翼拉力增大,超过起飞重量,直升机即可起飞。
以右旋旋翼(顶视逆时针)为例,驾驶员前推操纵杆(周期变距),增大180度方位角(正前方)处桨叶桨距(安装角),使得此处气动力最大,旋转至0度方位角(正后方)时,旋翼翼尖处于最高点。桨盘平面前倾,产生前向的拉力分量,使得直升机前飞。
驾驶员右推操纵杆,增大方位角90度处(右侧)的桨叶桨距,使得此处桨叶气动力最大,桨叶运动至270度(左侧)时,翼尖位置最高,桨盘平面右倾,产生右向的气动力,使直升机右侧滑。
驾驶员蹬脚蹬,可改变尾桨桨距,使直升机改变航向。
但直升机升力面和操纵面都是旋翼,因此各通道耦合严重。以平飞为例,前推操纵杆,升力矢量前倾,会导致升力垂向分量不足以平衡重力,因此前推的同时还要提总距杆。但提总距会增大旋翼反扭矩,导致航向改变,因此还要蹬脚蹬。所以直升机操纵要比固定翼飞行器困难得多,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难度也大大高于固定翼飞行器。
直升机是借助旋翼升空,能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机身上方的旋翼轴上装一副或几副大直径的旋翼,由活塞式发动机或涡轮轴发动机驱动。直升机是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这里所说的气动力既包括使机体悬停和举升的升力,也包括使机体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运动的驱动力。
欲向前飞,需将驾驶杆向前推,经过操纵系统,自动倾斜器使旋翼各桨叶的桨距作周期性变化,从而改变旋翼的拉力方向,使旋翼锥体前倾,产生向前的拉力,将直升机拉向前进。直升机的方向是靠尾桨控制的。欲使直升机改变方向,则需踩脚蹬,改变尾桨的桨距,使尾桨拉力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平衡力矩的大小,实现机头指向的操纵。
直升机是借助旋翼升空,能垂直起飞和降落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机身上方的旋翼轴上装一副或几副大直径的旋翼,由活塞式发动机或涡轮轴发动机驱动。直升机是靠旋翼来产生气动力,这里所说的气动力既包括使机体悬停和举升的升力,也包括使机体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运动的驱动力,就是靠着这个直升机可以起飞转向。
如果想向前飞,需要把驱动杆向前推。通过传控中心,自动倾转器使每个转子叶片的螺距周期性变化,从而改变转子的张力方向。机体的方向由其尾桨制控。另外为了改变机身的方向,需要通过踏板,改变尾桨的螺距,增加或减少尾桨的张力,改变平衡力矩,从而实现对机头方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