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上,关羽和华容道没什么关系,《三国演义》中写上如此一段,艺术加工了,是为了衬托关羽的义。罗本罗贯中误导了很多人。
而真正的历史是:
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并没有遇上关羽;曹操在途中确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葛亮与周瑜智谋不足,而是笑刘备虽有计谋却迟缓;曹操笑后确也出现了敌情,但已无惊无险。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索性又一把火烧掉所剩战船,率军经华容向江陵一路败退。孙刘联军则水陆并进,尾随曹军,紧追不舍。
其实,当时曹操虽然战败,但面临的形势并不十分严峻。因为在赤壁交锋之前,是曹操强大,孙刘弱小,孙权和刘备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挫败曹操的强大攻势,使曹操不得渡过长江,以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或保证自己不被曹操消灭掉,在胜负未卜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也无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败退的路线上去设伏。所以,曹操在败退的路上,虽后有追兵,却前无伏军。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根本无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风,行走更加艰难。于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垫路,大军才得以通过,而羸兵被人马践踏,深陷泥中,死亡无数。眼看大军就要全部通过华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诸将本已狼狈不堪,见曹操大笑,十分不解,问曹操为何发笑。曹操说道:“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计谋总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马至华容道放火,我等必全军覆没了。”曹操话音刚落,接探马报刘备追兵在后面开始顺风点火。但曹操大军已通过华容道,奔江陵而去。
三分虚,七分实,不能尽信《三国演义》。
1、从大局来说,曹操如果死在了华容道,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必将再次陷入混乱的分裂局面,而此时孙权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并吞北方,但刘备实力不足与之抗衡,诸葛亮在“隆中对”之时所设计的“三分天下”的格局将变成孙权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必将导致“隆中对”路线的全盘流产,天下将尽归东吴。而如果放过曹操,则保持了北方的稳定,使孙权有所顾忌,而刘备正好可以趁着曹操和孙权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逐步夺取荆州,再寻找时机占领益州,从而实现“隆中对”的中期目标,再巩固后方,待机夺取中原,从而最终达到“光复汉室”的最终目标。
2、从刘备集团内部来说,诸葛亮自出山之后,一直感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之声,特别是刘备的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据野史说在“火烧博望坡”之前诸葛亮登台拜帅之时,张飞曾经“怒闯辕门”,闹得很不愉快;关羽虽然嘴上不说,但也将对诸葛亮的质疑和不满藏在了心里。火烧博望坡之后,张飞已经基本信服了诸葛亮,但关羽在心中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这一切又怎能瞒过诸葛亮的眼睛呢。此次在明知派关羽去会放走曹操的情况下,仍派关羽去,并让他立下军令状,正好可以借此抓住关羽的一个把柄,使之以后能够“心悦诚服”地严格执行自己的军令;另一方面,也可借此让关羽还了曹操当日“厚待”之情,好在今后对曹操的作战中,全身心的投入,不会再为这份“恩情”对曹操有所顾忌,从而影响“光复汉室”的进程。
3.曹操肯定是不能杀的,那诸葛亮可以不派人去伏击,也可以用别的将领去只要他把他的意图说明,派去的人也会杀曹操的,那么他用关羽去,可以说是他用心良苦:1、进一步消弱曹操的力量 2、让刘备有机会夺取荆州做地盘 又不被孙权攻击。3、杀一下关羽威风,提高他自己在刘备集团的威信 4、让关羽还清他人情,同时又可以给孙权方面一个很好解释理由,保住孙刘联盟。
其实关于放走曹操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因为当时的反曹主力是东吴的军队,而当时天下还未三分,刘备的实力依然很薄弱,只能依靠孙吴的力量来对抗曹操,而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蓝图是希望天下三分的,如果杀掉曹操,东吴的实力会异常强大,如果当时东吴将曹操杀掉不但会得到曹操的军队和装备,还将会立即引起洛阳等地的内乱,因为当时降曹的汉臣并不愿意投靠曹操,只是迫于曹操的实力,而杀掉曹操势必会导致曹魏政权的彻底瓦解,东吴刚好曹操国内动乱之机,一举铲除曹操势力,其实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建议之前,东吴的鲁肃也曾经向孙权提过类似的计划,也曾提过孙、曹、刘天下三分的计划,只不过当时的刘是刘表,而刘表被曹操灭掉以后东吴也占据了很多地方,所以后来东吴并不把刘备势力当成威胁,才愿意联合刘备来对抗曹操,如果按照孙权鲁肃他们的计划,铲除了曹操,那么下一步就将是刘备集团了,所以诸葛亮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故意事先安排关羽在那里,知道关羽是个忠义之人,才有了后来放走曹操的故事
从关羽的角度来看,为的是报恩.因为当初关羽被曹操俘虏的时候曹操没杀他,而是好情好意邀关羽加入曹营,还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他,最后还放任关羽回到刘备阵营,可谓情至义尽.虽然演义里关羽替曹操杀了颜良和文丑,但以关羽高傲的性格,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报恩.
从罗贯中的角度来看,则完全是为了体现关羽的"义"和关羽的性格"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还有如果罗贯中此时就让曹操死去,小说的下文又该怎么写?总不能让司马懿篡权吧,这样就完全脱离史实了!
当然罗贯中完全可以让曹操不走华容道,也即碰不到关羽,但这样就不会体现关羽的"义绝"和诸葛亮的"智绝"以及曹操的"奸绝"了.
注:曹操选择有烟的华容道体现其"奸绝"
孔明智料华容道体现其"智绝"
关云长义释曹操体现其"义绝"
关羽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和刘备失散后,是曹操收留了他和他的嫂嫂们,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带着嫂嫂们投奔刘备时,还杀了曹操许多的将领,他不能不放,况且也不好意思不放啊!于是,曹操就被他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