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社会背景

别给我一大串的文章,我只要一小段别给我什么简介
2025-04-07 03:45:1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马克吐温是个普通的贫穷律师家庭,社会背景就是贫困的普通人。

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中的第6个。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

小马克·吐温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一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他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厂当学徒,当过送报员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扩展资料:

作品特点

马克·吐温在创作游记《在密西西比河上》这部作品时一针见血地揭露过政党和新闻媒体的沆瀣一气,马克·吐温提到:“那个时候领航员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中唯一不受任何约束和完全独立的人物。

国王是贵族社会不自由的仆人;国会带着选民铸成的锁链开会;而报纸的编辑总和某一个政党联系在一起;如果不照顾自己的信徒的意见,就没有一个传道者能够自由发言和全说真话;作家只不过是读者的奴仆,作者写作的时候坦率而无畏,但后来,到排印之前又要或多或少地减掉自己作品的锐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吐温

回答2:

马克吐温的时代(1835-1910),美国正从一个内部分裂的年轻国家蜕变为世界强权,在这当中,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社会的巨大转变,包括往西部扩张、工业化革命、奴隶制度的废除、科技进步、大政府的观念、以及对外战争。处於这样一个变革世化,马克吐温并未因此而怨天尤人,反而发挥他写作的天份,藉由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充分表达他对社会的关怀及看法,也成为这一时代美国的象徵性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2015年1月,位于纽约州的美国文豪马克-吐温墓地纪念碑上的一块铜质肖像浮雕日前被偷,警方正在调查。[2]

回答3:

马克吐温的时代(1835-1910),美国正从一个内部分裂的年轻国家蜕变为世界强权,在这当中,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社会的巨大转变,包括往西部扩张、工业化革命、奴隶制度的废除、科技进步、大政府的观念、以及对外战争。处於这样一个变革世化,马克吐温并未因此而怨天尤人,反而发挥他写作的天份,藉由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充分表达他对社会的关怀及看法,也成为这一时代美国的象徵性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