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材包含着及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要结合教学充分发掘其本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能脱离实际,也不应是随心所欲,而是要有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如通过学习祖国历史、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等内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爱好;对祖国前途的高度关心和坚定信念;为了祖国人民甘愿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它是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摸得着的熟悉地方。地理学科中的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上的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可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家乡、深切地热爱家乡,自然会萌发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而爱国之心与爱家乡之情是息息相通的,进而升华为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崇高理想。
地理教学中的大量事实材料,对从中比较所得的结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学生易于接受,迅速改变观念,教育效果自然明显。但要注意,对比的事物要具有类比性。
地理课外教学指由地理教师组织安排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地理课外教学活动。地理学是科学的、系统的、现实存在的,所以说地理课外活动能取得课堂教学所无法想象的德育渗透效果。例如,在讲解土地荒漠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谈一谈身边是否有此类现象,然后让他们自己先发表一下对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的看法,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就很好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德育教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和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在编选作业题、练习题和考试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育人功能。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要爱护环境,保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