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题,请问这一题的划线部分是怎么来的?

2025-05-06 19:11:5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是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常用方法,我觉得会用就可以了

它的意义是为了写出总相对分子质量,方便接下来用竖式算出结果

它的原理是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分子数目之比是特定的,举个栗子:我用32克氧气和3吨氢气反应,充分反应只能得到36克水,显然参加反应的氢气只有4克,这时我写出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2*2   2*16         2*18

4g    32g           36g                    

就会发现总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等于质量比,反过来也一样

于是得到这道题的方法

a,d是假设的化学计量数(方程式里分子的数量)

由题意得,2n是单个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3n是单个D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所以,化学计量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得到2na和3nd(总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题中条件A与D的质量比,写出竖式(比例式),求出计量数之比。

(如有错误,可以纠正我谢谢)

回答2:

根据数据分析反应后,A、D的质量减少,B、C的质量增加,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
aA+dD=bB+cC;其中A、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n和3n,A反应掉6g,D反应9g,按计量系数关系可得到2an/3dn=6/9;所以a/d=1/1,选项为A

回答3:

题干中不是有说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n,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n吗,然后计算的时候不是要乘方程式前的系数,就是2na和3nd了。我记得应该是这样好多年不做化学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