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都在胡扯什么啊,那是美军第2游骑兵营2nd Ranger。
第2游骑兵营,1943年4月1日成立与于田纳西州。1944年参加了诺曼底登陆,伤亡惨重。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瑞恩就属于该营的C连。二战结束后,所有游骑兵撤销。
1974年游骑兵重新组建;1984年,第2游骑兵营正是编入第75游骑兵团75th Ranger Regiment,直到今天。
发个图~~
这是美军在越战时用的头盔:PASGT 凯夫拉头盔
我这就来解释下美军头盔上的扑克牌标志
它们是这样的:
101 空降师有以下四个核心团级作战单位。
501 空降步兵团 方块
502 空降步兵团 红桃
506 空降步兵团 白桃
327 滑翔空降步兵团 梅花
他们的钢盔上分别用扑克牌的方块,红桃,白桃和梅花标记。并且在标记的上,右,下,左加一短道标明团部,一营,二营和三营。所有的标记颜色都是白色。
501空降步兵团 团部 方块 上方加一短竖道
501空降步兵团 一营 方块 右方加一短横道
501空降步兵团 二营 方块 下方加一短竖道
501空降步兵团 三营 方块 左方加一短横道
502空降步兵团 团部 红桃 上方加一短竖道
502空降步兵团 一营 红桃 右方加一短横道
502空降步兵团 二营 红桃 下方加一短竖道
502空降步兵团 三营 红桃 左方加一短横道
506空降步兵团 团部 白桃 上方加一短竖道
506空降步兵团 一营 白桃 右方加一短横道
506空降步兵团 二营 白桃 下方加一短竖道
506空降步兵团 三营 白桃 左方加一短横道。本应如此,但三营实际上用的是一营的涂装,即右方加一短横道。这下把一营的人搞糊涂了。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四十年后一营的人才搞清楚,原来从一开始三营全体都搞错了。以后将错就错,省得改回来造成更大麻烦。
327 滑翔空降步兵团 团部 梅花 上方加一短竖道
327 滑翔空降步兵团 一营 梅花 右方加一短横道
327 滑翔空降步兵团 二营 梅花 下方加一短竖道
327 滑翔空降步兵团 三营 梅花 左方加一短横道
诺曼底登陆的当天,军官的钢盔前方均有军衔标志。此后,许多在战斗中存活下来的军官把钢盔的军衔标志涂去,以防德军狙击手的点名。只有后方不直接参战的军官才在钢盔前方涂上军衔.
不同的兵种头盔的花色不同。
钢盔所属单位是RANGERS(游骑兵)2营。
这幅图,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截图,截图位置在登陆代号“奥马哈”滩头那一段,具体位置在该片23分55秒处。
二战时游骑兵最大编制是营,各营独立作战,但需要时会临时编入更高一级的战斗群,《拯救大兵瑞恩》背景下在诺曼底登陆奥马哈滩头的美军,正面进攻主力是陆军第29步兵师116团,右翼是第1步兵师(大红一师),左翼就是游骑兵2营和5营组成的“临时游骑兵群”,此时临时游骑兵群受步29师节制。
游骑兵(又称突击兵或特攻队)是一支历史悠久,武力强悍的精锐部队。游骑兵的由来可追溯至公元1670年代美国殖民地时期就有使用Rangers 名称及战术的小型军队。当时美国为了应付善于突袭战术的印地安人,于是组成小型的侦骑队伍在屯垦区四周区域巡防以观察敌人活动并提供早期预警。第一支正规的游骑兵部队成立于1756年的新汉普郡, Robert Rogers少校首先组织九连的游骑兵部队代表英国对抗法国及印地安人。
二战结束后6个游骑兵营相继在营的编制上被撤编,朝鲜战争时游骑兵的最大转变是拥有空降能力,并且作战编制和二战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二战时的游骑兵均是各营独立作战,而朝鲜战争时每个编制为112人的游骑兵连,分配于编制18000人的步兵师担任各师的先锋。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 所有游骑兵连也各自解编。而在越战中拥有长距离侦查能力的第75步兵团重新设立了13个游骑兵连。直到1974年,陆军参谋长Creighton Abrams将军认为应该设立一支常设性质的游骑兵部队以因应国际多变的突发状况。将第75步兵团改为常设性质的第75游骑兵团,成为美国陆军第一支常设游骑兵部队。
29师是个太极图,有点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