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朱棣攻下南京,由于他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此时他就掌握了对中央的控制。地方军对建文帝的效忠基于对中央的效忠,如果他失去对中央的控制,即使有心救主他也很难发动军队,因为明朝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朝代,没有中央的命令,除了私军之外你很难调动属于国家的部队。
当时南京是首都啊,最重要的机关,人物都在南京呢,和擒贼先擒王是一个道理
同上,其次,就算许多部队效忠朱允炆,但是朱允炆人没了,朱棣占据首都,手握重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且当时是封建农业社会,农业重地汇集的北方全在朱棣手上,南京又卡着长江,南方的不服不行!
都成被攻下,皇帝被罢了
就算有人愿意为国家效劳也没用了。
他在封地北平当燕王时一直手握重兵,
网络人才。
另一方面他很会善待百姓,做事谨慎。
自然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