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的问题

2025-02-24 09:16: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区别很大哦。。当导游只要粗通民俗文化就可以了,但是民俗学需要进行田野工作和文献搜集,更加偏向于对民俗事象本身的研究和调查,应用性于中国现今而言讲没有旅游那么强。
  不过做民俗学的也有人参与民俗旅游策划,这个算是学科交叉咯。
  附上相关定义,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旅游学以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为主线,以探究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探讨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总结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介绍发展旅游的政策和法规,从而展示旅游学科基础理论框架。

  民俗学(folklore)则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
  民俗学的研究,
  在国际上已有 150 年以上的历史,出现了以穆勒氏为首的语言学派和以泰勒尔_ 佛拉萨等为首的人类学派等大的学派。
  在我国,古代的史籍、文学作品和各地的地方志中早就有过关于民俗资料的记载。可是,我国的民俗学的研究工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国外新思潮的介绍才兴起的。当时主持其事的有北京大学的歌谣研究会、广东中山大学的民俗会等;参加研究工作的文人学者有顾颉刚、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朱自清、黄现璠、钟敬文、杨成志、罗香林、赵景深等,出版过《哥谣》、《民俗》 等刊物和各种歌谣集以及民间故事、风俗等方面的专集。在当前,进行民俗学的研究,有利于向广大劳动人民宣传无神论思想,提高劳动人民的思想水平,有利于各有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如对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关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