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税港区与国际自由港的比较
就我国保税港区和世界经济自由区的基本内涵而言,保税港区是经济自由区的一种表现形式,向国际先进自由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是世界自由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中国化的自由贸易港。就目前政策而言,我国保税港区与国际***港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我国的保税港区(或保税物流园区)与国际自由港比较,主要有以下一些相同点:①就地理位置而言,均选择在交通条件优越的对外运输港口的港区或港区附近,并与港区实现一体化;②就区域管理而言,均实行封闭管理,港区与境内一般区域之间设有必要的隔离设施;③就区域性质而言,均为特殊经济区域,而非一个社区概念,区内不允许居民居住;④就进出口税收而言,均被视为处于关外;⑤就优惠政策而言,均享有一些优惠的政策;⑥就区域功能而言,也是基本相似的。
我国保税港区与国际自由港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设区目的:国外经济自由区设立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对国内市场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自由贸易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好处。而我国仍侧重于使保税区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②区域性质:国外经济自由区是属于海关管辖区之外的特殊区域,是真正实现了“境内关外”。而我国保税港区虽然就进出口税收而言处于关外,但在海关管理等许多方面仍未真正实现“境内关外”,而只是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③自由度:汉堡港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贯穿于从货物卸船到运输再到转运的整个过程中。而我国对一线货物仍然实行备案管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实际上仍是一线、二线、区内三重管理。④管理体制:自由港的设立国一般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自由港实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管理较具权威性。而我国保税区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地方政府的管理。⑤信任度:国际自由港区海关对区内企业充分信任或者以充分信任为前提,一般实行单证管理。而我国海关对园区货物实行单证与货物监管同步,仍然追求事前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