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非洲埃塞俄比亚发明的。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据说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进而发现了咖啡。还有说法称是因野火偶然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围居民注意。
当地土著人经常把咖啡树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丸子。这些土著部落的人将这些咖啡丸子当成珍贵的食物,专供那些即将出征的战士享用。直到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做为饮料。
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因为伊斯兰教义禁止教徒饮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认为这种饮料刺激神经,违反教义,曾一度禁止并关闭咖啡店,但埃及苏丹认为咖啡不违反教义,因而解禁,咖啡饮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区流行开来。
咖啡Coffee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阿拉伯语Qahwa,意思是“植物饮料”,后来传到土耳其,成为欧洲语言中这个词的来源。咖啡种植,制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断地改进而逐渐完善。
扩展资料
一、喝咖啡的好处
咖啡豆含有大约100种不同的物质,包括咖啡因、单宁酸、油和氮化合物等,每100克速溶咖啡中,含咖啡因44~100毫克;每100克调制咖啡中,含咖啡因64~124毫克。咖啡是一种兴奋剂,对人体会产生很多影响,它可利尿、刺激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扩大血管、使心跳加速、增强横纹肌的力量以及缓解大脑和肌肉疲劳。
二、喝咖啡的弊端
1、习惯大量饮用咖啡的人停止饮用咖啡,会出现头痛、易怒、肌肉紧绷和神经过敏等症状,而摄入咖啡因才症状消失。
2、怀孕及哺乳期间的妇女饮用咖啡应适量,因为咖啡因会渗透至胎盘,而且会出现在母乳里。
3、喝咖啡会引起人的精神兴奋,在喝完咖啡的4小时内,咖啡因会影响睡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咖啡 (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有关咖啡起源的传说各式各样,不过大多因为其荒诞离奇而被人们淡忘了。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非洲是咖啡的故乡。咖啡树很可能就是在埃塞俄比亚的卡发省(KAFFA)被发现的。后来,一批批的奴隶从非洲被贩卖到也门和阿拉伯半岛,咖啡也就被带到了沿途的各地。可以肯定,也门在15世纪或是更早既已开始种植咖啡了。阿拉伯虽然有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城市摩卡,但却禁止任何种子出口!这道障碍最终被荷兰人突破了,1616年,他们终于将成活的咖啡树和种子偷运到了荷兰,开始在温室中培植。阿拉伯人虽然禁止咖啡种子的出口,但对内确实十分开放的。首批被人们称作"卡文卡恩"的咖啡屋在麦加开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这样一个场所,无论什麽人,只要花上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进去,坐在舒适的环境中谈生意、约会。
咖啡进入亚洲
阿拉伯人没能将咖啡在亚洲传播开来,荷兰人却做到了!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他们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爪哇的巴达维亚。荷兰的殖民地曾一度成为欧洲咖啡的主要供应地。目前,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国。
咖啡进入欧洲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而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沦咖啡馆,至今还生意兴隆。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商--伦敦罗依德公司正是由咖啡屋起家的。
咖啡进入美洲
1668年,咖啡作为一种时尚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党案就是在一家名为绿龙的咖啡屋里策划的。今天,著名的华尔街金融区的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纽约银行都始于咖啡屋。咖啡首次在美洲种植是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又是荷兰人最先将咖啡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兰的殖民地传到了法属圭亚那和巴西,后来又由英国人带到了牙买加。到了1925年,种植咖啡已成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传统。同年,夏威夷也开始种植咖啡,它是美国唯一的咖啡产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迄今,巴西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占全球咖啡产量的约30%;而哥伦比亚则是第二大咖啡生产国,占全球咖啡产量的12%左右。北美目前是咖啡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在西雅图,"拉泰" 文化重新演绎了咖啡文化的内涵,将独特口味的风味咖啡、设计精美的咖啡器具与时尚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并风靡世界。
咖啡进入中国
据史料记载,1884年咖啡在台湾首次种植成功,从而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大陆地区最早的咖啡种植则始于云南,是在二十世纪初,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带到云南的宾川县。在以后的近百年里,咖啡种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也只是"星星点点"。然而,近年来中国咖啡种植和消费的发展愈来愈为世界所瞩目。麦斯威尔、雀巢、哥伦比亚等国际咖啡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工厂,为中国市场提供品种更优、价格更优的产品。作为西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咖啡已正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和生活;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咖啡馆伴随着咖啡文化的成长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青年人新的消费时尚,装点着都市风情。
咖啡豆的发现
有关发现咖啡豆的传说各家说法不一,其中有一个说法是根据意大利法斯特.奈洛尼(1613-1707年)的著作而来。六世纪衣索比亚有个牧羊人,有一天发现自己饲养的羊竟然在那里不停的蹦蹦跳跳,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仔细加以观察,才明白原来羊是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实。於是他便拿著该果实分给修道院的僧侣们吃,所有的人吃了之後都觉得神清气爽;据说此後该果实被用来做提神药,而且颇受医生们的好评。该果实便是现今的咖啡豆。另一个阿拉伯传说:一二五八年、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荷玛德,流浪到离故乡摩卡很远的瓦萨巴(位於阿拉伯)时,已经饥饿疲倦到再也走不动了,当他坐在树根上休息时,竟发现有一只鸟飞来停在枝头上,以一种他从未听过,极为悦耳的声音啼叫著。他仔细一看,发现那只鸟是啄食枝头上的果实後,才扯开喉咙叫出美妙啼声的,所以他便将那一带的果实全采下,放入锅中加水去熬煮。之後竟开始散发出很多的香味,试喝了一下不但觉得很好喝,而且还觉得疲惫的身心也为之一振。於是他便采下很多该种神奇果实,遇有病人便拿给他们熬成汤来喝,最後由於他四处行善,故乡的人便原谅了他的罪行,让他回到摩卡,并推崇他为圣者。
咖啡豆供做饮用据说是开始於十一世纪初期,十三世纪以後阿拉伯回教徒就懂得将生豆晒乾,再加以烘,然後用臼杵捣碎,用水熬煮後,待残渣沈淀後再喝比较透纯的部份。
在西元1899年(明治32年),日本人发明了制法和现在相同的真空乾燥式即溶咖啡,当这个发明出现後,日本人并不热衷喝这种即溶式的咖啡,於是即溶咖啡就运往美国取得专利,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也慢慢的传到世界各地.
咖啡原产非洲北部和中部的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