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改和教学目标已经,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强数学意识的重点培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要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足见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视.如何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认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联系生活实际能比较好的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生活的情境,把数学的应用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应用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是应用之地,时时是应用之机”的意识。例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红领巾,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