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桥位于光福镇西北,跨虎山、龟山之嘴,连接光福东崦湖与西崦湖之间。又名虎山擅胜桥。宋代嘉泰年间(1201-1204年)建。元泰定中(1324-1328年)改为三圆洞桥,以纪年,名为泰定桥。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里人徐应祥等重建仍改为五孔拱桥,故有一塔两山五桥洞之称。清代顺治初,释某募建,又改为三孔桥,但在桥北堍还假设两孔,以保五孔原数,改称为虎山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里人徐坚、李肇修、徐洪山、汪芳贻、徐敏中倡捐募建。民国26年(1937年),虎山桥塌毁,翌年,将原环龙桥改为三孔木桥。1956年,重修虎山木桥。1963年,光福人民公社将三孔木桥改建为水泥拱桥。1989年10月,虎山桥再次重修,予以加宽加长。2006年,移址到桥西,再建新桥。
上图虎山桥与光福塔及周围群山曾构成一幅绝妙的湖山佳景,明人徐枋赞曰:“虎山桥在二堰间,其地四面皆山,回环二十余里,峦翠浮空,波光极目,一石梁跨之若长虹天矫,横亘碧落而梵宇临于山巅,浮图矗于云际,每一登眺,不知此身之在尘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