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车价还会再降?那可不一定

2025-04-29 09:59: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已经有不少人乐观地估计,疫情结束之后,车价还会再降。但情况恐怕没有这么绝对的乐观。

基于车价大放价的理由主要是,这年头汽车本来就不好卖,加上疫情期间的断档又加剧了经销商的库存和资金压力,之后很可能会通过优惠放价来消化库存,回笼资金以缓解之前的困境,这是经销商方面。厂家方面也需要通过正式“开市”之后在本就惨烈的竞争中抢食蛋糕,保住地盘。

的确,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0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环比上升6.3百分点,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对于之后更大“尺度”的价格战,大概率是会出现的。在我采访、咨询一些厂家、经销商和身边朋友时,大部分人也是持这样的观点。

“不会涨价,抢占市占率还是首要的。”这是一位自主品牌厂家的朋友说的。其他多数车企的朋友也是类似的说法。

经销商方面,我得到的反馈都是优惠增加,毕竟首要问题是车子卖出去,才能活下去呀。“毕竟市场饱和,一复工,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最多稳一下,就会下行。”

包括之前一些价格坚挺的品牌如雷克萨斯,重庆一家经销商朋友告诉我说,之前不愁卖甚至加价的车型,很可能优惠还会增大,因为这个月空白期没有怎么接订单,新车还在港口,而之前是订单量大于发货量。复工之后一个是需要抓一下销量,还有一些客户不太方便出门,也需要通过一定优惠来吸引客户下单。

另外,还有一些悲观的其他声音,很多人觉得经济下滑,都没收入了,再有优惠,购车计划也可能会延后。甚至说卖车换钱的也有。

多的咱不说,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疫情结束后的车价。虽然没有科学的调查和分析,但根据以往经验我这里说点一家之言的判断,多数车型会有更吸引人的优惠放价,但对于少数疫情之前抢手的“尖儿货”车型,价格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松动。那些本来看中了某款热门新车,以为疫情结束后能捡便宜入手的人,可能会失望的。

这也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所决定,少数受到追捧的车型供不应求,这类车型也是经销商和厂家的利润大头,既然好卖,有那么多人能够接受它的价格(包括加价),自然要卖个好价。这是商家们遵循的朴素真理。如果要说这类抢手新车可能价格不再那么傲娇,甚至给出一定优惠,那么主要原因应该是,之前那批准备买它的客户群体里面,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司垮了,工作丢了,业务黄了,反正是买车养车的钱没了,或者不够了,暂时放弃买车,或者买其他价格更便宜的车了。

说到这个,不禁想到其实经销商和主机厂更难。这次疫情不仅对车企的研发、生产,对整个供应链都有影响,有可能同样造一辆车,供应链一些环节的变化调整或者说耽误,成本比以往高了。但另一方面,又是更加惨烈的价格战,可以说是两头割肉,难上加难。

但这年月,谁的日子又好过呢?这样的困境对大家来说也是相对公平的,抗风险能力的强的车企会存活下来,经不起打击的中小车企,要么一蹶不振,要么大伤元气,但又能怪谁呢?抱怨没有意义,说那些加油啊挺住啊,期待车市重现明天的鸡汤话也没有什么意义,疫情的意外考验只会加剧中国汽车行业的变革调整,优胜劣汰。

疫情总会结束,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奋斗,追求更好生活的脚步不会停歇,购车刚需,升级换车,私享出行等等汽车消费也肯定不会停止。到时候也许会发现,曾经野蛮生长时代遍地的同质化产品少了,毫无特色的粗放式经营品牌少了,剩下的选择里,多数都是经历风雨洗礼顽强存活下来“考验过关“的强者,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不是更让人放心一些呢?这么来讲,也算是除了优惠之外,消费者的另一个利好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