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掐尖”招生,“抢跑”招生,民办学校还有优势吗?

2025-04-03 10:24: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个人觉得民办优势没有损失,只是受限制。民办学校原先是柔性制造差异化,吸引富豪阶级,中产阶级家庭送小孩前来就读,学校收纳学费。这就是人为用金钱垄断优质学生,形成的良好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辅佐以优质教师,打造升学率高的民办学校。


现在好了,政府公民同招利用摇号分配学生,反而给民办学校松开了束缚。民办学校办学就是为了赚钱,原先还需要垄断优质学生,为吸收社会学习条件好的学生前来就读,学费不会太过分。现在政府把他们这块遮羞布给扯掉了,从这几个月社会反馈来看全国民办学校都有大幅的涨价。

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政府看民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平等,想要用公平的择校拉平这个距离,但是国人太聪明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区房涨价开门迎客、贵族学校向你开,有才无钱莫进来。都是赢家,苦了谁?  


一、贵族学校向你开,有才无钱莫进来。


其实有一个事情大家必须清楚。天赋异禀的是少数,大多数人才都可以钱砸出。民办学校挥舞着钞票在全国各地挖优质教师,招聘优质班主任,在教育水平和管理两方面加强,辅佐以大量硬件设施。


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天才,他们成绩不好只是疏于管教或者太活泼不愿意去听课。一旦有一个尽职尽责的班主任管理学生,之后再有大量教育资源倾斜下。这个学生很容易服从老师的教育,不说一改习性埋头苦读。但是在老师严格的监管下,成绩必然不差。

这就是现在社会典型的金钱换教育,这种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不是顶尖的人才,但是也不会太差。毕竟都是精英教育出来的,考一个一本可能有些困难,但在使劲一点就上去了。


毕竟相比于公办学校,师资力量实在是太充裕了。公办学校一个班级可能有50左右人,民办学校可能就是三四十人。每个学生身上倾斜的资源是不同的。况且实施精英教育的学校也不止如此,上海华二中学贴了公告出来。 


上海华二中学,每年学校会多次组织活动,春秋游都要去迪士尼,每学期就要去上海大剧院,去上海音乐厅保利大剧院看演出。在如此庞大的教育资源倾斜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必然不差的。

如今在政府限制下,公民同招。民办学校不能抢招,不能越区域招生。在失去一部分利益下,大部分地区政府默认民办学校涨价。 上海、南京,北京、广州等各个地方民办学校纷纷涨价,涨幅一般在50%左右。也就是说去民办学校读书一年要花四五万元学费, 这还不算校服旅游等各项支出。 


民办学校也试求仁得仁,原先他们就是主推精英教育,不过他们是含蓄的。但是在新的政策下,他们纷纷撤下原先的遮羞布,大幅涨价。毕竟民办学校就是冲着利润去的。


这种高学费就满足了大部分中产阶级以及富豪家庭,差异化教育水平的追求。


举个例子,上海华二中学由于受政策影响,不能越区域招生,不能自主招生。就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隐性威胁家境普通家庭。利用大量隐性成本向家长施加压力,通过学费筛选学生。这里是贵族学校,你们不要来摇号。你家庭承担不起我们的学费和日常支出。我们也想把这个名额交给其他富裕家庭。

新政策环境下,赤裸裸打着贵族学校招牌的民办学校优势依然如旧啊!毕竟现在很多中国人民富裕了起来,这种收费高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就是他们的目标。


二、学区房涨价开门迎客。


全面实行公民同招、严格落实免试入学,百分百摇号。禁止学校超过学校区域招生,严格按照学区房分配入学名额。这就极大加强学区玩地位。


浙江杭州还搞出双优房,就是这个区域有优质小学和优质初中。房地产商挥舞着双手,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买了一栋学区房,你就可以解决你孩子小学和初中的教育问题,这真是美得很呐! 


理论上中国政府用“公民同招”政策直接遏制这种教育不公的现象。“公民同招”让公立和民办学校在招生上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促进教育公平。

但是现在目前情况是,优质民办学校收费高,公立名校边的学区房价格高,这些让普通百姓渐渐远离了优质教育资源。你在这里担心民办学校优势,说明是个富裕家庭。去吧!去吧!它的优势没有取消,反而露到表面上了。 


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我现在思考的是农村家庭等家境比较贫困的家庭,他们未来该何去何从?清华北大的调查研究已经表明,农村来清华北大的学生数量在下降。

回答2:

公办学校的老师就是大锅饭,积极性差,民办学校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师源方面择选录取,而且老师积极性高,对学生非常尽心,配套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管理完善,优势非常明显!

回答3:

昨天,我们县区的两所民办中学终于发出了招生简章,今年的招生简章发的似乎有点晚,因为今年是“公民同招”的第一年,民办学校也在观望,看是不是有松动的可能,还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提前考试来“掐尖”招生了。


我们县区的这两所民办学校虽说是民办,但是有公立学校的背景,是县区一中,二中的实验学校,其实老师还是那些老师,校长也还是那个校长,连教学楼都还是那几座教学楼,不过是门前的牌匾变成“XX中学实验学校”而已。

这两所中学在我们省乃至全国都是挺有名气的,每年都为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输送20个左右的优秀生源。优质的生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没有民办学校的那会,这两所学校就从全区各个乡镇掐尖招生,基本上每个乡镇的前十名都没被他们收入囊中。


后来,公办学校不允许“掐尖”招生了,而且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收费不能任性。于是这几所重点学校便想出了成立民办学校的招术,依托公办学校的校舍,老师,管理,绕开划片招生的限制,大张旗鼓举行招生选拔考试,而且一所学校初一,高一年级一招就是900人,这样,乡镇中学的优质生源基本上流失殆尽,举步维艰。

民办学校收费比公办学校更灵活,每个初中生一年一万二,高中生一万八,一方面财源广进,一方面人才尽收,办得风生水起,只是苦了那些乡镇中学了,优质生源基本流失,教学成绩每况愈下,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而且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不得组织选拔考试“掐尖招生”,实行摇号招生,确保教育的公平。这让不少民办学校感到很委屈,觉得自己的自主招生权力被破坏了,于是想出种种办法来应对。

比如上海华二中学发出的一篇关于招生的文章就在网上引发热议,文章题为《到华二初中读书,你真的想好了吗》,文章中说到:“我们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文章用高收费“劝退”普通家庭,被网友骂为“充满铜臭”。当然,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这篇文章最后被撤稿。


其实华二中学只是说出了很多民办学校没有说出的话而已,民办中学最大的制胜法宝就是优质的生源,闪亮的升学率是他们敢于收天价学费的底气,也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原因。没有了“掐尖”招生的法宝,对民办学校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民办学校也并非全无优势,他们还有学费的门槛,我们县区是个五线城市,一年一万多的学费,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有压力的,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家长自然是舍不得花这笔钱的,毕竟划片入学的话,一年的代收费,校服什么的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块。有意向孩子送到民办学校的都是家庭条件过得去,而且孩子成绩比较好的。

而公办学校是兜底,不管学生成绩如何,不管学生家境如何,只要是在片区,就必须接纳,更不能发什么《到XX中学就读,你想好了吗》这样盛气凌人的文章来劝退家庭贫困的家长。


民办学校优势还在于教师的管理,优胜劣汰,可以重金聘请优秀老师,民办学校要发展,不能再寄希望于“掐尖”,“抢跑”招生,二是要把教育的内涵做好,提升教育质量。

回答4:

我认为还是有优势的,因为民办学校的教师待遇好,教师资源自然相应的会好,所以就算不能抢到优秀的学生,但是一定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

回答5:

有的,许多民办学校就是有更优秀的教室资源,更优秀的设施,相对来说他们的学费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