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传播渠道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物。
4.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临床特征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比较多样,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来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的间接传播。所以婴幼儿感染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种:
1.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而病毒附着在玩具或手上,没有及时清洁,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2.托儿所、幼儿园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感染病毒。
3.接触到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
4.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5.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6. 外面的流浪狗或者一些家里养的宠物,身上会有一些病毒,幼儿不小心接触到的话,因抵抗力弱容易被感染。
7. 生水、生冷食物也容易携带病毒,家长没注意做好监督工作,让小孩子喝生水或是吃生冷食物或者吃生的食物,也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8. 不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差,常带有手足口病毒,小孩子抵抗力弱也容易感染。
手足口病对孩子们的危害比较大,如果家长们不注重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它有传染性,所以家长们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饮食,特别是饮食的卫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孩子病情会好起来的。
圆圆这两天很郁闷,大宝上幼儿园才1周,就感染了手足口病,好在大宝抵抗力强,只是在手心、脚心出现皮疹,没有其他发热等任何症状,也没有影响胃口,除了皮疹,跟正常时候一样。
但是比较揪心的是家里还有一个刚满周岁的二宝,当时医生就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两个宝宝隔离开,最好一个奶奶带,一个外婆带,二宝年龄小,如果感染,病情会重一点。
圆圆想着,大宝刚上幼儿园,况且生病,需要妈妈的陪伴,但是二宝又那么小,还没离开过妈妈,好在房子大,圆圆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外婆带二宝,住楼上,奶奶带大宝,住楼下,圆圆就是个消防员,哪里“着火”奔哪里,在整个过程,真的没有让两个宝宝见面过。
可是,才过了2天,二宝就中招了,因为年龄小,二宝除了皮疹,还发热,还因为口腔长疱疹,口腔疼,不能吃东西,每天闹腾很厉害,人也瘦了一圈。
圆圆以为只要让两个宝宝不要接触,病毒就不会传播,可是她忘了,一会儿抱大宝,一会儿抱二宝,中间没有经过任何消毒,没有更换衣服,她就是一个媒介,把大宝的病毒传给了二宝。
手足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为什么它的传染性这么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因为这个病毒传染性很强,很容易在幼拖机构造成流行。
手足口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所以并非只有密切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后才会得手足口病,如果得手足口病的宝宝接触了一样物品,病毒就会遗留在这个物品上,而人肉眼是看不出这些病毒的,当另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再去接触这个病毒时,就会感染手足口病。
所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外出,尤其公共场所,每次外出归来后要勤洗手,大人也一样。
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十月芒果。
作者十月芒果:国内三甲医院儿科医生,二宝妈妈、从医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