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为混凝土温度变化实测曲线。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327kg/m3,硅灰27kg/m3,粉煤灰87kg/m3,水胶比0.32;28d抗压强度73MPa(标准圆柱试件)。测温的混凝土结构为1.2m立方体,模板为木板,浇筑混凝土2小时开始模板外保温,74小时拆除保温层,122小时拆模,环境温度在18~20oC。最高的温度变化曲线(TC5)为立方体中心温度,TC1、TC2、TC3和TC4温度曲线的测点与立方体边角线的最短距离分别为25mm、227mm、375mm和623mm。
该温度变化曲线具有代表性,但不同混凝土和不同结构,最高能达到的温度、升降温速率等等,决定于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模板的保温性能、环境温度、风速等众多因素。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最重要的是控制最高温度不要高于70oC,同时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不要超过每米20oC,否则混凝土很可能出现温度应力裂缝。
你可以参考一些水泥水化放热曲线,混凝土升温就是因为水泥水化放热导致的。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在第三天达到顶峰,然后混凝土以散热为主。
与外界环境温度持平具体看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体积、以及环境温度等,也可能7d,也可能14d。
内部最高温度可以到80多度
一般在2到3天出现
升温快
降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