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的历代大汗都是谁 ?尤其是清朝时候的

喀尔喀历代的大汗都是谁?有没有详细点的
2025-02-25 05:02: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漠北 喀尔喀 蒙古 

是达延汗第八子格勒森扎子孙的驻牧地。 

(达延汗是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 

格勒森扎有7个儿子。 

其中第1、3、5子之孙或曾孙在明后期并称三汗,后来漠北喀尔喀三大部即以他们的汗号命名。 

1 格勒森扎长子阿什海达尔汉,其曾孙素巴第称扎萨克图汗,在喀尔喀的右翼即西部,后来右翼部即称为【扎萨克图汗部】。 

2 格勒森扎三子诺诺和,号伟征诺颜,其曾孙衮布号土谢图汗,后来该部即称【土谢图汗部】。雍正三年此部又分出一部分别立一部,为【赛因诺颜部】。 

3 格勒森扎五子阿敏都喇勒,其孙硕垒称车臣汗,驻牧与喀尔喀左翼的东部,后来此部即称【车臣汗部】。

图是自己做的

要是有错误请莫怪。。。

回答2:

喀尔喀蒙古 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得名。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即外蒙古)。
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清入关以前,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政府建立了联系。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政府赐盟宗人府,并在喀尔喀设8个札萨克,分左右翼,从而使喀尔喀蒙古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联系更加密切。此后,喀尔喀三部之间发生纷争,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机插手,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向喀尔喀大举进攻。喀尔喀战败后,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倡议,举旗投清。1691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实行札萨克制(见多伦会盟)。1732年(雍正十年),清廷从土谢图汗
部分出21旗隶属于额驸策凌的赛音诺颜部,与三汗部并列。1911年(宣统三年),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1915年(民国四年)中俄蒙《恰克图协约》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国宗主权;中、俄承认外蒙古自治。1919年外蒙古放弃“自治”,哲布尊丹巴接受中央政府册封。1924年5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同年11月,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2月美、苏、英首脑雅尔塔会议应苏方要求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作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1946年1月,当时的中国政府终于承认其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