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金属一类污染物,从溶解状态被吸附或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进入底泥。
2。将底泥中的重金属分为5态:金属可交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铁/锰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有机态)、残渣晶格结合态(残渣态)。
3。碳酸盐态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向环境中释放,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4。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与铁锰氧化物结合在一起的,或本身就成为氢氧化物沉淀的这部分重金属,这部分重金属不易释放,但在水体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时易释放出来。
5。有机态是指重金属硫化物沉淀及与各种形态有机质结合的重金属,通过化学键与有机质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才可以分解,这部分重金属被认为较稳定。
6。残渣态是指结合在土壤硅铝酸盐矿物晶格中的金属离子,在正常情况下难以释放。
7。沉积在底泥中重金属的5种形态,只有残渣态在自然条件下不易释放,对河流生态环境危害较小,而其余4态均在适当条件下可向水体中释放,尤其是可交换态更容易向水体释放。
8。根据上述原理就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溶解平衡过程的解答。
希望以上内容对楼主有帮助。
专业咨询http://hi.baidu.com/rohs
是生物富集么?
只能告诉你是因为重金属无法溶解于水而在生物体内富集,随食物链向上浓度加大
溶解平衡的话不太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