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皮和海绵的形变是很大的,所以接触球的时候,球的力量会透过胶皮和海绵达到底板。如果底板木质比较差,会感觉发不出力,底板好会觉得击球充满了力量,也就是有底劲。
底板除了分防守、进攻型和全能型等种类,还有5层、7层、3层等排列方式,(还有加纤维层的)也就是拍子的木纹。有直条纹和横条纹的区别,直条纹比横条纹长,所以形变大,形变恢复过程中给球的力量就大;横条纹的较短,形变小,脱拍速度就快。
还有每一层的厚度问题。
就举个例子,拿单桧的底板说,桧木多用在日式方板,这类拍子只有一层,也就是整块的桧木。同时,它的厚度又特别厚。桧木拍型变大,储能大,拉球有旋转有力量。但是制作工艺很复杂,要用原木材压制成一整块合格的拍子,会消耗太多材料,而且会出现不合格产品。所以这类拍子的价格是最高的。
如果不需要底板,那不如手上就拿一块胶皮打球算了。
球拍的弹性底劲主要取决于底板,而不是胶皮。胶皮只起辅助作用。
能感觉到的不只重量,还有底劲,震手感,吃球度,等等。
白痴问题,当然有很大差别,而且差别极大。根据打法,底板的选择及其重要,控制、防守、强攻,弧圈、快攻、推挡等等对底板的要求也不同,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材料不同,手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