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政治上分裂割据,从西周时期的礼乐政法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不再是天下的共主,春秋时期相继为了争夺地盘和财产,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这些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说“春秋无义战”。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形式开始有了一定变化,从无义之战开始转向统一战争。各个诸侯国为了能够在统一战争中获得胜利,纷纷开始组织变法,引荐人才。那个年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哪家的思想能够迎合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就会采纳。
扩展资料:
在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中,只有法家的思想强调“要在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法家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政治统一的需要。六国中,商鞅变法和法家思想的运用使得秦国如日中天,最终为其战胜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儒家思想主要仁政,为政以德,企图恢复旧制度“周礼”,在当时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只有在国家安定统一的基础上,儒家思想的魅力才能得以彰显。
因此,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最终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影响了两千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战乱的大环境决定的。所谓”春秋无义战“说的就是那个特定时期,群雄争霸都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讲的都是实力。这一时期局势也是变化无常,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实现自己利益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机会来临却没有抓住的话就很可能再也遇不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实施起来容易且见效显著的法家、纵横家和兵家等就当然地成为各国君主的座上宾,而在国家一统的前提下才对封建帝王的统治有维护作用的儒家的思想在崇尚武力,讲究权谋的春秋战国乱世基本不大可能有被采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