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的氧化研究

2025-04-07 11:52: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温度为25℃及pH=2的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I—t曲线研究了黄铜矿特殊的电化学分解行为。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发现:电位在400~800mV(vs SHE)范围内,黄铜矿电极表面的阳极氧化反应电流很小;主要是由于生成的中间产物很难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从而产生了钝化;当电位小于-400mV(vs SHE)时,黄铜矿阴极还原反应电流较大,晶格中的Fe3 能较快地溶解出来,产生的中间产物(铜的硫化物)在氧化电位下发生较强的阳极氧化分解反应,但是随后反应进一步被钝化。黄铜矿的阴极还原反应较强烈,且对黄铜矿氧化浸出具有重要意义。


藏品信息(中国地质博物馆) 图片描述:此图为中国连平大麦山的含黄铜矿硅灰石透辉石矽卡岩(Wollastonite-diopside skarn contained chalcopyrite)的标本照片。青灰色。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透辉石呈放射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包括黄铜矿、硅灰石、透辉石、方解石。
保存单位:中国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