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牧羊人今年9月底无意间在青海省黄河上游的海南州共和盆地沙漠深处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大象头骨化石。在联系文物保护部门无果的情况下,村民自发对化石进行挖掘、保护,化石保存完好。专家初步认定,如此完整的大象头骨化石在青海省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属罕见,对研究青藏高原古代地理气候演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0月25日,记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见到了村民挖掘出来的大象头骨化石。硕大化石放在村民鲍占平家的院子里,经过简单的拼凑后,一具完整的大象头骨出现在众人面前,眼眶、前额、牙齿清晰可辨。在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根据测量初步得到了一些数据。此具大象的头骨长约180厘米,前宽63厘米,后宽52厘米。散落的牙齿长19厘米,象牙长达120厘米,折断处的象牙直径达13厘米。与头骨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些肋骨,最长的达110厘米。据发现者鲍占平介绍,今年9月25日上午,他在离村子十多公里处的地方放羊时,在一个被当地人叫浪东坑的沙窝子里,突然脚底下被一个硬东西硌了一下,他用手将硬物附近的沙土拨开后,发现是一个硕大的“龙骨”。这样的兽骨,对于村里人来说并不罕见,耕地或者放羊时常常能碰到,大家挖出来后当成“龙骨”卖给了中药铺。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初步挖掘,发现这个“龙骨”比料想的大,用手根本无法全部挖出来。于是,他用沙土重新掩埋好。根据记者提供的资料,常年从事考古工作的王国道初步推断这是一具剑齿象头骨化石,在青海考古史上,发掘出如此完整的大象头骨化石属首次。其地质年代大约为第四纪,约在260万年前,具体年代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