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大部分无自知力或自知力缺乏,攻击性强,大脑功能紊乱,交流受症状的影响,导致护士与精神病人的交流具有极强的挑战性。因此,精神科护士熟练掌握运用特殊的交流技巧是获得可靠性资料的重要手段。
一 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
临床护理中影响交流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大致将其分为来自病人方面和来自护士方面两大类。
⒈病人方面:
⑴.精神病人大多数缺乏自知力或无自知力,
⑵.精神病人自身疾病症状所致,如幻觉、妄想、思维障碍……
⒉护士方面:
⑴.资料不完整:护士得到的信息欠缺,护士对病人需要什么、他们具有的能力是什么,没有准确的评估,在交谈中无法了解到病人的想法,阻碍了交流。
⑵.聆听不充分:聆听是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仔细听掌握病人所传递的重要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与病人交流。但许多护士缺乏对聆听重要性的认识,有时没有听清病人的问题就盲目回答;有时不集中精力听病人的倾诉,而是一边搓手,双脚不停地活动,心神不定地摆弄东西或心不在焉面无表情。病人会对你失去信任不再与你深谈。
⑶.缺乏耐心:由于精神病人精神活动异常,谈话经常偏离主题,内容荒谬离奇,且交流速度慢,许多护士因此缺乏与病人交流的耐心,有些甚至拒绝病人。如“我不想讨论这些”或“我现在不会与你谈话,不要打扰我”,这样使病人产生不被尊重感、无能感、无助感。
⑷.过早评判:由于精神病人所谈的许多问题比较荒谬离奇,护士往往过早评判病人所谈问题的真实性。如当病人向护士描述幻听的内容时,护士马上告诉病人“这是幻听,是不存在的。”这种平淡无味的过早评判会使病人感觉护士没有理解他,而不再与护士交流。
⑸.缺乏洞察力:有些护士虽然注意聆听病人的言语性表达,但缺乏对病人非语言性行为的观察。如皱眉、惊奇地看,表示病人不明白你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使他惊奇;避免与你视线接触,说明病人感觉不自然、紧张……。如果护士忽视病人谈话中体现的体语,就不能有效的与病人交谈。
把自己变成神经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