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未成年犯错由监护人承担责任,那么未成年故意杀人了怎么承担?

2025-04-26 11:49: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九条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回答2:

未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教育就可以了。超过14岁就从轻处理。

回答3:

未成年人是受到法律保护,但如果处于故意杀人的话,也会遭到相应的法律处罚,并不是说未成年人就一定不用承受法律追究

回答4:

看情节来。如果人死了,先送少管所,然后满了16岁判刑。现在的刑法改了,满了16就能判刑了

回答5:

将被判刑,但应当从轻或减轻。18岁前在未成年管教所服刑,成年后转到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