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树木的增粗生长在树干横截面上留下年轮,数截面上的年轮,就可以得出树龄。但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将古树锯倒,又没有X射线或微波断层(CT)扫描仪去获得截面图像。即使有这些现代化手段,但古树大多有朽心、残干现象,尤其是广州地区,几十年的树就会出现朽心,很难通过截面的年轮来判断树龄。为此,广州市园林科研所长期致力于建立一个生长模式和易于应用的计算方法。他们探索出了树木增粗生长的规律:即“慢、快、慢”,幼树年轮很窄,有的甚至无法分辨;10—25年达到增粗生长的高峰,形成的年轮最宽,之后逐渐下降,到一定年龄之后,年轮宽度便趋于稳定。根据这一规律,科研人员将树干截面半径与对应年龄分成三段:第一段为前30年高峰期,年轮宽度起伏变化大;第二段为下降期,年轮宽度缓缓下降;第三段为稳定期,变化少,可看成是直线。并根据这一生长模式,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三段的树龄,再相加可得出总树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