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色》《寒春风曲》《姑苏春晓》等
一、《江南春色》由朱昌耀本人作曲。乐曲主要将苏州民谣“大九连环”的曲子展开而构成。
生以浙江民间小调《知心客》为素材创作的一部江南风格二胡名曲。作品巧妙运用加花变奏、曲调扩充、节奏对比等手法,使一个短小的民歌成为一首优美动人、充满生机的二胡独奏曲。乐曲描绘了江南三月,春色旖旎,青青杨柳轻拂湖面,到处洋溢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原版中的乐曲简介如下:“乐曲以江南地方民歌为素材,描写了春来景色美,锦秀山河鱼米乡的江南春景,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它的倾心热爱。” 春回大地、万物争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二、《寒春风曲》二胡独奏曲,阿炳编曲。此曲通过对初春寒风的描绘,表现了阿炳苦难坎坷抗争的一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阿炳自己说此曲是道家失传了的《梵音》曲调,而根据中国音乐教育家杨荫浏研究的结果是阿炳自己的作品。此曲有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的钢丝录音。此曲为《二泉映月》的姊妹篇,旋律刚劲明朗,色彩多变,全曲为单一的变奏曲式,由三个基本乐句组成,为四四拍子共一百小节四百拍。第一乐句力度强大激昂,表现了对美好前景的强烈追求;第二乐句旋律急速下降,表达了阿炳内心的不平静;第三乐句利用滑音奏法模拟初春季节刮起的阵阵刺骨寒风,表露了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所遇到的坎坷困苦。从曲名看是描写春天所吹的寒风,而乐曲本身让人感受到的是被压迫的沉重哀叹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全曲四百拍,其中约有一百拍的旋律与《二泉映月》基本相同,演奏手法也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跟《二泉映月》剧烈苍劲、催人泪下的曲调乐声相比较,《寒春风曲》显得更为柔和,其曲调的线条十分舒缓,带给人的是一种清晰的伤逝和哀婉。聆听此曲就如同沉浸在一种被寒气裹住的幽梦之中,冷瑟但清醒。那些难以遏止的悲愤在这里已经被消解掉,对生活的绝望也已经沉入悲伤的湖底,唯有如寒风般的伤痛还萦绕在空中,如无奈的失眠,床头左右翻转,倾听着堂屋里隐约隐约的哀鸣声。
三、《姑苏春晓》是青年二胡演奏家邓建栋先生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二胡曲。乐曲描绘了姑苏城早春时分的自然景象,欢快悠扬,甜美抒情,使人仿佛置身于幽曲明净、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之中。至高潮处,犹如百鸟欢鸣,使人流连忘返。其揉弦运弓之中,展示了一派人间天堂春意盎然的美景。乐曲描绘了姑苏城早春时分的自然景象,欢快悠扬,甜美抒情,使人仿佛置身于幽曲明净、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之中。至高潮处,犹如百鸟欢鸣,使人流连忘返。其揉弦运弓之中,展示了一派人间天堂春意盎然的美景。
我只知道B组的获奖名单